集体讨论与朝廷集中—道光朝禁烟决策过程和决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4:29
【摘要】:文章以道光朝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道光朝禁烟决策形成过程,说明基于制度静态分析的皇权专制模式,只是常规和惯例。实际上王朝体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体现为重大国策问题上的“集体讨论和朝廷集中”决策模式。对这一决策模式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清王朝的决策机制和体制特点。 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五个部分。 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论述官僚体制在常规机制下制定的禁烟决策。主要包括常规机制下信息来源及处理机制失效、自上而下的禁烟令与实施的无效、意见分歧与政策摇摆。着重分析了道光朝之前清政府各项有关禁烟行动从决策到实施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禁烟活动实施无效。说明常规决策机制的失效,需要采取非常办法。 第二部分,全面概括道光十八年的禁烟大讨论。首先详细分析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该奏折是这场大讨论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大讨论涉及的范围。最后分析各地督抚针对黄爵滋奏折发表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第三部分,研究清廷如何在疆臣大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禁烟决策。朝廷通过禁烟大讨论,在各方意见基础上经过核心决策层的研究,最终制定出经皇帝批准的《钦定查禁鸦片章程》,以立法形式确定了禁烟决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比新旧禁烟规章,说明《钦定查禁鸦片章程》的重点与特点。通过禁烟条例与督抚建议对比,说明《钦定查禁鸦片章程》的可操作性。从《钦定查禁鸦片章程》制定由道光帝组织军机大臣、大学士、宗人府和刑部、吏部等相关各部对各地督抚意见、建议、取舍、补充制定,说明《钦定查禁鸦片章程》权威性。 第四部分,禁烟的决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场关于禁烟的政治动员,林则徐等人先其他地区开始展开禁烟活动起到了带头作用,作为统治中心的京城也被动员起来,最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参与到禁烟运动中来。而且林则徐最终被确定为到广东一线禁烟的执行人。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从禁烟决策看清朝特殊的重大决策机制。从禁烟决策中体现四个特点:“民主集中制”,决策上升为法律,重大决策与广泛的政治动员结合,通过决策选拔执行者。以上四个特点说明王朝的体制具有的弹性,以及应对危机和难题的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91;K252
本文编号:2769948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91;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安东;试论道光帝[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2 吕秀莲,刘艳秋;清朝的禁烟政策与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述论[J];北方论丛;1998年02期
3 周林兴,罗辉;清代奏折制度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4 赵宜珍;论琦善[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5期
5 黄国盛;鸦片战争前粤海关当局与“大班”的关系及其演变[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01期
6 黄俊军;论道光皇帝开放言路政策与内政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马英明;;粤海关史述评[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覃珠坚;;介评清朝政府禁烟法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9 陈奇;;再评1838年的禁烟讨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孙占元;鸦片战争史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1994年04期
本文编号:2769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6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