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

发布时间:2020-08-06 06:31
【摘要】:九十年代以来,民主转型成为国外学界关于民主化问题的研究热点。从民主化视角观察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主转型的关键阶段。过去对当年民主化失败的解释偏重于宏观结构层面,突出强调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民主化的制约作用。但是近年来国外学界关于第三波民主化研究表明,比较现代化、政治文化、市民社会理论等宏观结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够充分解释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民主政治的事实。而这些新兴民主国家正如民国初年的中国,从宏观视角来看,或是市场经济不发达,或是市民社会成长不足、民主政治文化尚不成熟。所以本文选择民国初年的制宪政治与民主转型为个案研究对象,期望通过借鉴新兴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方法,特别是理性选择、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微观行动层面重新阐释中国早期民主化失败的经验教训。 本文前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以及对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重点考察民国初年政治发展的概况。通过对政治权力、政治参与、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等内容分析,揭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特点,从宏观角度阐述民主转型机遇的形成以及对制宪进程的影响。第二章简要叙述民初制宪历程。第三章一方面借鉴比较宪法的方法,分析《天坛宪草》设计的宪政制度中结构性缺陷;一方面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观察这一制度性缺陷对制宪结局的影响,纠正过去对制宪失败道德化的评论。第四章则是进一步分析宪政制度中制度性缺陷形成的原因。作者通过叙述制宪议员关于宪政制度选择的争论情况,分析制度选择背后利益动机的形成状况与宪政制度理性选择的特点。第五章借助策略互动论的分析框架,阐述国会制宪会议与北洋派在制宪目标、模式、方法方面的策略互动情况,并且通过与美国、法国制宪过程的比较,探讨这一系列策略选择对制宪结果的影响。第六、七两章主要是研究影响制宪者政治选择的其他因素。其中的变量包括制宪议员社会背景、政体制度、政治传统等,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八章是结论部分。 在最后的结论中,作者在承认民主崩溃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现象的同时,特别强调在民国初年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民主转型中,国会政治精英与北洋派先后做出了违背民主政治原则的一系列错误的政治选择。首先是1913年民国国会排斥袁世凯北洋派的制宪参与,采用封闭性的国会制宪模式,选择抗争性方式单独制宪,实际上是拒绝任何妥协的政治行为。“立法至上”的“超议会制”的出现,更是说明当时各主要政治力量没有进行宪政体制层面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困厄中的抉择:民初裁遣民军原因新探[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勇;;浅析民国初年的尊孔读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谭文诚;;宜兴紫砂民国陶刻名家初探[J];收藏界;2011年07期

4 何文平;;民国初年广东的盗匪与地方社会——一种“非法”武力权势的形成[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马金生;;论民国初期北京地区的行医管理和医病关系[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李定国;;大师判分比上课更迷人[J];国学;2011年03期

7 何虎生;;另面段祺瑞:“六不总理”一生无房产[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8期

8 史辉华;;民国初年进步政治活动家李素[J];娘子关;2011年04期

9 张虎;裘丹yN;;南浔刘家四堂西湖别墅探微[J];浙江档案;2011年07期

10 孙玉祥;;对人力车的认识种种[J];杂文选刊(上旬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存秀;;走出古典之后——民国初年的大众文化与小知识分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姜平;;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徐有礼;;论民国初年河南“组党热”及其影响[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闻丽;;懶正与认同——民初政治精英的“政党”释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殷啸虎;;论当代中国制宪理念的演进[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胡晓明;;读经的新意义[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7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郭长海;金菊贞;;南社小说概览[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志勇;;民国初年中英存药交涉始末[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10 苏彦铭;;燕支苏氏族源及其往台湾等地的迁徙[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翠翠;民国初年济南的民众娱乐[N];联合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华;秀才抄本再现民国初年“眉山战事”[N];眉山日报;2010年

3 刘亮 孙宗贤;郭坚与民国初年的陕西政局[N];团结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民国初年语境中的边缘人[N];东方早报;2011年

5 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北京学者 岳南;民国初年北大校园中的“浙江村”[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侯桂林;“天外来客”——清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陨石[N];太原日报;2010年

7 新华社记者 刘塞军 杨爱国 冯坚;欧盟制宪工程艰难起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周春倩;江苏民国初年邮税清单琐谈[N];中国邮政报;2005年

9 靳力希;伊拉克制宪进程再次受阻[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记者 俞佩忠;“保存如此完整,嘉兴很少见”[N];嘉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D];上海大学;2005年

2 何王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郭战涛;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林孝文;浙江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青维富;美国制宪历程之法理思考与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闻丽;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D];复旦大学;2006年

7 许效正;清末民初庙产问题研究(1895-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联平;晚清、民初及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党监督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振华;民国初年长芦募捐活动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功科;联省自治运动与《湖南省宪法》[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顾培君;民国初年税制改革思想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4 王琳;民初社会与教育近代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红丽;维新派的制宪思想[D];宁夏大学;2004年

6 常昕霞;民国初年蔡锷对云南的治理[D];云南大学;2011年

7 邓学文;民国初年法律与革命——以姚荣泽案和宋汉章案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炜;民国初年制宪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雷;民国初年前清遗老群体心态剖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瑞红;威权政体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2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82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