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士人与清末民初的上海社会
发布时间:2020-08-10 20:05
【摘要】: 清末民初上海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从日常生活上看,一方面城市商业发达,世风奢靡,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不振,下层功名士人生活困顿。而从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想看,上海地处东西文化交汇之中心,西学新知与国家“新政”都在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秩序与观念,身处其中的上海功名士人也在分化蜕变之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过渡状态。 上海士人秦锡田辑录的《梓乡丛录》等诗文作品,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上海下层士人的这种内心世界,其心态表现出多重面相:挣不脱的功名之心,仕进之路的艰辛,“社会良心”的坚守,生存困境中的无奈,挥不去的科举情结。下层功名士人这种普遍贫困化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其社会地位已不再像以往传统社会中具有绝对优势,士人的地位由社会中心滑向边缘。 上海陈行乡功名士人秦荣光和秦锡田父子,一方面对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倾注了巨大的努力与热情,扮演着传统士人的角色;另一方面对新式社会活动采取了批判并积极参与的态度,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望。他们是传统士人与新式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其独特的社会秩序设想在清末民初显示出特有的内涵。 上海拆城案集中反映了包括功名士人在内的地方精英的多重社会角色,地方精英泛指在地方社区中具有较高声望、影响力或支配权力的人,而当时的上海地方精英包括功名士人、商界领袖(商界领袖具有传统功名者占据了重要位置,当然亦有少量未拥有功名的商人)和新学之士(大多数由传统功名士人转化而来),在急剧变革的清末民初时期,他们面临着观念的分歧、权力的制衡,由此而形成新的派别与冲突。在争夺地方事务的话语权的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扮演了不同角色,从而完成了上海地方精英内部的新旧群体权势的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57;K295.1
本文编号:2788544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57;K2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琦;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章晖,马军;游离在儒耶之间的蔡尔康[J];档案与史学;1998年05期
3 邹莉;明清江南士子心态的变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沈松平;从西学普及的地域差异看江浙士绅的近代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李长莉;晚清士风与义利观念的变动[J];河北学刊;2000年01期
6 吴桂龙;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运动述论[J];近代史研究;1982年03期
7 熊月之;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J];近代史研究;1997年04期
8 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陈蕴茜,曲兵;论清末民初士绅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10 黄东兰;清末地方自治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川沙“自治风潮”的个案研究[J];开放时代;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宏柱;清末民初浙江宁、绍、金地区士绅的分化[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8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8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