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十七年(1950~1966)四川农村的扫盲教育

发布时间:2020-08-21 12:11
【摘要】: 在中国,最早的扫盲教育出现于19世纪末,首先由民间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来创办。1908年,清政府开始推行扫盲教育,试图通过对因贫穷等原因而失学的广大国民进行必要的、以识字为中心的初等文化教育,来解决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文盲问题,从而为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创造条件。民国时期,以扫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成人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无法顺畅、高效地加以推行。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广大人民文化水平,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识字扫盲教育。在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指引下,从1950年初开始,全国性的识字扫盲教育蓬勃兴起。 “文革”前十七年(1950~1966)四川农村的扫盲教育,实际上是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识字、扫除文盲运动过程中,在四川农村的具体实践。四川作为偏居祖国西南一隅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当时的四川农村,因为经济落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等原因,文盲率极高,农村扫盲显然是当时四川扫盲教育的重点。在当代四川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不够稳定,而且文盲率最高。但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组织和领导,扫盲教育工作开展最具特色,取得的成绩也最为突出。因此,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将研究四川农村的扫盲教育的时间跨度确定为这一时期,即1950~1966年。 本篇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文革“前十七年(1950-1966)四川农村扫盲教育的深入研究,对这一时期四川农村扫盲教育基本历程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回顾。在明确肯定这一时期四川农村扫盲教育取得的巨大成效的同时,又具体分析和总结了这一时期四川农村在扫盲教育中所积累的经验及其存在的不足。实际上是把扫盲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具体化,对于把全国扫盲教育的研究推向深入,以及对未来扫盲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相当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好公仆 郭斌[J];兵团建设;2011年Z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霞;;四川农村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加农村妇女教育网络项目:构想与实践[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杨敏;刘富舜;;四川农村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其技术经济评价研究[A];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发固体废物资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杰;;全方位调控非农业建设占地切实保护耕地——四川省农村占用耕地问题初探[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4 李平;周定友;朱岚;张莉莉;梁超轲;;四川农村老年人群硒水平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王丽槐;;四川水土保持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王君勤;周芸;胡启春;麻泽龙;;四川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模式与水源保护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赵家骥;;四川农村教育30年——农村教育30年变化巨大,贡献突出,树立了丰碑[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幼春;刘强德;赵航;;农牧业重建可借鉴的洪雅模式[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勖琪;;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对外报道题材[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10 蒋凡;徐翔;罗林明;王朝斌;;毒饵站投饵技术在农村灭鼠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械“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刘裕国;四川农村去年30万人告别贫困[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渠崎;四川农村低保老人全部纳入新农保[N];中国老年报;2011年

3 记者 江毅;四川农村,多亏“留守妇女”撑着[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本报记者 古隆媛;四川农村贴近农民办“书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李羚;邓小平与四川农村改革[N];经理日报;2004年

6 记者 邓万祥;四川农村修路“四两拨千斤”[N];农民日报;2004年

7 张学忠;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推进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N];四川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邓万祥 张正才;四川农村:劳务输出带动本地进步[N];农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艳;“新福州人”,异乡过年也温暖[N];福建日报;2010年

10 张忠孝;打造四川农村水电强省[N];中国水利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仲冕;“文革”前十七年(1950~1966)四川农村的扫盲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白华祥;基于“温江实践”的四川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e

本文编号:2799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99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