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号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1:19
【摘要】: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对山西票号中的人力顶股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山西票号中的身股制度,已经具备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山西票号的经营管理体制,就是以身股为本的经营管理体制;在这种经营管理体制下形成的“本少利厚快速高效的经营模式”和群体结构,由于特别能够适应当时金融市场复杂多变的需要,所以奇迹般地创造了山西票号的辉煌业绩,但它的历史局限性最后又导致了山西票号的衰亡。 全文分绪论、第一至十章及结束语,共12部分。 绪论,阐述了晋商与山西票号,山西票号研究的缘起、发展及现状,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研究价值及创新亮点;第一章,论述了山西票号的创立及其群体结构的形成;第二章,论述了山西票号与身股制度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对于身股科技含量和激励机制的分析研究,阐明山西票号中的身股制度,完全具备了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第三、四章,就身股与人才管理、身股与经营管理分别进行了研究,阐明山西票号中的身股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分配制度,而是贯穿于各个方面、并贯穿于各个方面始终的经营管理体制;第五章,论述了以身股为本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及山西票号“本少利厚快速高效经营模式”的形成;第六、七、八章,论述了在以身股为本的经营管理体制下,“本少利厚快速高效经营模式”和群体结构,由于适应了当时金融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从而推动了山西票号摆脱逆境,由低谷走向繁荣和鼎盛的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九章,论述了以身股为本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局限性,导致山西票号衰亡的历史过程;第十章,论述了山西票号的历史地位及其启示,认为,从19世纪20年代初山西票号的创建,开创了以汇兑结算取代运送现银结算的新时代,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山西票号的成功与衰败,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和记取启示。结束语部分,概括了本课题的基本观点与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9;K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正彦;;关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2 王惠平;;人力资本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与管理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3 张兴;;现代性建构的困境及出路——以新疆为例谈语言因素的制约与突破[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Gordon Brown;李莎;;一项教育全世界的计划[J];英语文摘;2011年08期

5 雷小兰;郭剑雄;李志俊;;智力迁移国外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6 王磊;;国内区域竞争背景下的人才发展困境与人才规划研究[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7 施侍明;;文化软实力:浙江社会发展的新引擎[J];观察与思考;2005年16期

8 王江松;;建立和发展中国劳动哲学的基本构想[J];江汉论坛;2011年06期

9 赵文家;;小蜗牛的优势[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10 刘晓林;;走在前列的浙江文化大省建设[J];观察与思考;200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鹏;曹秀华;;人力资本利润分配权的理论探讨[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年

2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钱士茹;丁铭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成长——以江汽集团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大刚;闫晋斐;;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尹春华;尹红生;;BP神经网络对劳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春艳;刘海波;;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条件的转让权及其制度创新[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8 曾小舟;;终身教育体系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陈年红;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同[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高素英;赵曙明;张艳丽;;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文刚;人力资本的风险防范[N];财会信报;2005年

2 李国英;人力资本与振兴老工业基地[N];吉林日报;2005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大力推进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N];人民日报;2008年

4 美国华盛顿大学讲师 孙晓琳;人力资本的魅力[N];徐州日报;2009年

5 衡钢集团党委组织部部长 王美明;人力资本在企业高速发展中的作用[N];衡阳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杨麟 见习记者 陈会君;我省举办人力资本研讨会[N];湖北日报;2009年

7 江苏省人事厅政策法规处 张永yN;人力资本附加值的提升之路[N];新华日报;2009年

8 宋媛;1985-2007年,中国总人力资本增加3倍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王伟海;对战争伤亡的经济学解读[N];湖北日报;2009年

10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EDWARD L. GLAESER 编译 严珂;人力资本外溢有助于就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桂萍;山西票号经营管理体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黄凤;基于人力资本的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薪酬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车卡佳;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刘冬梅;我国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本生态拟合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徐昕;我国医生人力资本现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9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10 邱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2 张志勇;市场里的企业:一个由各类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合约[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李雪峰;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许震;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中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本开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燕;人力资本提升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奕杰;人力资本与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孟欣;我国人力资本增值状态与对策[D];青岛大学;2004年

10 徐卓;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协调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6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06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