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9-02 11:37
   清末中国社会面临革命与改良的艰难抉择。和平的政治变革未能成功,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不仅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也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进而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现代化意味着政治权力的转移和政治权威的构建。革命建立了新政权,出现了各项现代化政治特征:政治结构分化,现代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建立起来。政治参与扩大,传统的政治文化出现了缝隙,民主的政治文化开始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辛亥革命成为我国由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转折点,为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扫清了道路。然而政治现代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民国初年,民主共和制度所依赖的社会基础极其薄弱;革命党人致力于改变传统权威维持下的政治秩序,建立新政治秩序和新权威。但是新权威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中国未能获得稳定的政治秩序。于是在全社会要求权威和秩序的呼声中,袁世凯最终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尽管如此,辛亥革命毕竟使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有了充满希望的开端。
【学位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K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伟民;;“惜阴堂”与辛亥革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祁龙威;;《辛亥江苏光复》序[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3 朱英;湖北省辛亥革命史研究机构及主要科研成果简介[J];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01期

4 吴筹中;朱肖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早期发行的“饷筹票券”[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02期

5 罗福惠;王倩;;当事人笔下的历史书写——对湖北辛亥志士有关首义史著的梳理与评论[J];江汉论坛;2010年09期

6 侯艳春;;辛亥革命与北京[J];前线;2011年09期

7 陈旭麓;;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新著[J];读书;1960年11期

8 刘忠全;黄运动;;辛亥革命先驱者动人事迹[J];世纪桥;2009年06期

9 胡维革;半殖民地意识与辛亥革命的失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10 ;贯彻“二百”方针 《辛亥革命史》编写组举行讨论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蒋训前;;中华民国九年造紫铜银样[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2 朱蒋训前;;中华民国五年银样“铜”质币[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左双文;王杰;;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回顾与前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戴学稷;;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5 戴鞍钢;;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6 党顺民;赵晓明;;中华民国陕西财政厅发行军用钞票始末[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7 熊作华;;梅园会议上的王文华[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张或定;丁新民;张劲峰;;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的发现与考证[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9 钱方来;;全面认识嵊县辛亥志士的历史作用——兼为“嵊县强盗”辩诬[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10 钱存浩;;贵州锑币考[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亥革命史略[N];中国老年报;2001年

2 李中国;飞虎越春[N];团结报;2010年

3 黄继光;普通邮票的时代烙印[N];中国集邮报;2006年

4 刘世萍;济南正式建市的凭证[N];中国档案报;2010年

5 若曦;哀哉“中华民国”[N];人民日报;2003年

6 别凌;百年税票深藏我家[N];中国商报;2003年

7 李长林;新颖、扎实的《简明辛亥革命史》[N];学习时报;2011年

8 台湾作家 杨照;“中华民国”四字的来源[N];南方周末;2011年

9 文汇;“民国”“总统”多不肖[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杜德玉;地方自行加盖“中华民国”邮票起因[N];中国集邮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廉;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莉;《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双惊华;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大海;政区变动与地方社会构建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长命;国民政府时期的蒙古自治[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宋二姝;台湾当局两岸政治定位及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7 郑率;蒋介石与民末宪政[D];吉林大学;2009年

8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何品;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熙照;传统审判制度近代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丽娜;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现代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永恒;辛亥革命时期云南民族关系之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兰波;上海总商会与辛亥革命[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家强;1926—1937年蒋介石国家统一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胡荣明;民国鄱阳湖区的水利纠纷研究(1928-1948)[D];南昌大学;2008年

6 李爱华;1912年关于省制改革的争论[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艳玲;辛亥革命时期的居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广;辛亥革命纪念述论(1912—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范珍;中华民国运作刘长春参加奥运会过程的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禚迎春;《青岛新民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0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10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