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

发布时间:2020-09-19 20:06
   李佳白(Gilbert Reid,1857-1927),1882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由美国来华, 1927年在上海去世,在中国生活了45年,是活跃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著名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外交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术界对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对李佳白的研究更为不足。本文以李佳白的在华活动为切入点,探讨清末民初传教士与中国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以及传教士自身社会角色的变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李佳白的教育背景和来华早期在山东的传教活动。李佳白在青少年时期受家庭的影响,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美国第二次海外传教浪潮中,他志愿到中国传教。来华后,他提倡传教士“着华服、用发辫”,遵从中国的礼仪和习俗,用调适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传统。在传教活动的同时他逐渐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为治理黄河水患和灾后赈济建言献策。他曾因替教会购置房产而卷入一场教案,此事对李佳白向上层社会传教思想的酝酿和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章剖析了李佳白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的关系。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动的形势为他提供了参与中国政治活动的时机和舞台。变法维新时期,他跻身中国上层社会,与维新人士交往,抨击时弊,倡导变革,与其他西方传教士共同影响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他在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得以提升。到“新政”时期,李佳白从维新运动的导师转为改革的支持者。他关注政体改革和宣传教育改革的成果,提出调解中外关系的建议,表现出对这场王朝自救运动的积极态度。李佳白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在清帝逊位问题上的态度、对孙中山的评价、他与袁世凯的关系、在国体之争中的立场等,表明他虽然主张社会进步,但不赞成用革命的手段实现变革。民国初期,李佳白的各种政治活动已经超出传教的范围,成为有影响、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 第三章着重探讨李佳白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创办和主持尚贤堂是李佳白在华最为重要的活动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各教联合的宗教思想。在中西文化观上,李佳白主张“中西并立,新旧迭乘”,调和新学和旧学。进入二十世纪后他日益倾慕中国文化,积极主张保存古物古学,推崇儒家文化的道德功能,以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支持民初孔教运动,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考察的内容是李佳白在中外关系中的态度和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李佳白坚决维护中国的中立地位,激烈反对中国参战,不惜得罪美国政府。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李佳白怀着和平理想,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奔走呼号,推动二十年代中国的弭兵息战运动。在外交问题上,李佳白以中国的主权利益为出发点,支持中国人民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斗争,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情。但是他反对激进、主张改良的方式却不为中国人民所接受。 本文认为:李佳白是一个集传教士、社会活动家、和平主义者为一体的历史人物。李佳白以传教士的身份到中国,但是他的活动不局限于宗教活动,他参与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外交活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因而他的影响也具有多重性。他在影响中国社会的同时,中国文化对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国文化烙印在他身上互相映照;李佳白作为一个典型人物,他个人的曲折经历,反映出清末到民初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减弱的趋势。结论指出,李佳白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情结的传教士,也是认同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他在中国的大部分活动,是以帮助中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但是,李佳白不是政治家,也不是革命家,他只是一个由传教士转变为同情、支持中国改良和进步的改良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他长期生活在中国,对中国人民具有同情心,矢志不渝地眷恋着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并最终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
【学位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258
【部分图文】:

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


李佳白像(1857—1927)

尚贤


尚贤堂的建筑

尚贤,法师,联合会


1927年11月太虚法师莅临尚贤堂各教联合会演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素萍;;美国传教士李佳白对袁世凯及辛亥革命的态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兴荣 ,孔江联 ,杨亮明 ,邹嘉明 ,章远庆;清末民初的江西医学堂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3 罗继祖;;《懿荣藏龟》[J];读书;1985年04期

4 辛培林;;清末民初黑河地方史料拾零[J];黑河学刊;1985年02期

5 惠富平;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J];历史档案;2006年03期

7 车辚;;清末民初的云南地缘政治形态及其成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国栋;;清末民初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战[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9 孙岩;王苗;;清末民初朝鲜移民我国东北的原因探析[J];前沿;2008年09期

10 李平;;清末民初商会设立的商业学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琴;;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新兴社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隋丽娟;邓天红;;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禁毒成败述论[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赵艳玲;;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刘淑华;;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毕苑;;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书与进化论的传播[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6 隋丽娟;邓天红;;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禁毒成败述论[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7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8 ;清末民初的报刊与社会历史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9 黄钟麟;;清末民初诏安诗词艺术溯源暨创作初探[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10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夏追索抢救保护文物律师团联合会首席律师 刘洋 本报实习记者 刘家艺;追索流失文物:律师团首次出马[N];北京科技报;2009年

2 陈永祥;从京剧“坤班”到女子新剧团[N];中国档案报;2005年

3 云阳;清末民初红泥南瓜壶[N];中国商报;2003年

4 罗思;清末民初铜印章[N];中国商报;2003年

5 罗思;清末民初铜印章[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闵杰;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黄轶;20世纪末“晚清文化研究热”断想[N];文艺报;2008年

8 北京 张晓悟 王媛;揭开尘封的历史[N];中国文物报;2010年

9 柯杨;巩义发现两座完整清末民初民居[N];河南日报;2007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罗检秋;近代从“文明”到“文化”的思想过渡[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2 李e

本文编号:2822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22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