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使臣与清末新政

发布时间:2020-09-23 07:07
   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为巩固其统治而实施的一场深层次的社会改革运动。新政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这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新政运动中,驻外使臣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述驻外使臣对政治、经济、教育、社会风俗等各项变革的影响,揭示出他们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清末新政的背景,简介清末驻外使臣的基本情况,探讨其倡导和参与新政的动因。 第二部分具体从官制改革、地方自治、宪政考察、推动立宪等几个方面来详细论述驻外使臣在政治变革中的作用。他们构想的官制改革方案充实了直省官制通则的内容,为构建三权分立雏形的政权框架提供了理论指导。他们的地方自治主张,奠定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的基础。他们向清政府汇报在东西各国的考察所得,为清政府预备立宪提供了经验借鉴。他们极力主张以五年为期限实行宪政,是清末筹备立宪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部分主要从币制改革、赛会、财税改革、交通建设、经济法规等方面考察驻外使臣对经济变革的贡献。他们主张全国统一货币,鼓励商人参加赛会,尽力维护华商利益,编订经济法规,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部分主要从学堂教育、留学教育、军事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驻外使臣对教育改革的贡献。他们主张变通科举、奏请广设小学堂、建议统一教材、鼓励绅商办学,从而促进了学堂教育的发展。他们积极筹措留学经费、严定留学生的选拔标准、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与监督,对留学教育贡献卓著。他们提倡实施军国民教育,奏请多派留学生入日本学习军事,提议创办海军学堂,培养海军人才,足见其对军事教育的重视。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驻外使臣在风俗变迁与军事改革等领域所起的作用。他们所上的奏折和说帖对促使清政府下定决心禁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们提出的许多禁烟方案为清政府所采纳。他们奏请严定征兵标准,创办军事学堂;主张统一军乐和服装;建议在军中设立红十字会;电请整顿海军,提出以浙江三门湾为海军基地的构想,为清末军事改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部分对驻外使臣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了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并指出新政失败后部分驻外使臣的政治立场开始由立宪转向共和。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K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敬忠;;“清末新政”的全景式资料——《山西清理财政局编辑现行财政十八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荆蕙兰;刘永伟;;变革中的衰亡——清末新政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郝宏桂;;略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锦涛;王香莲;;论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史功效[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5 常瑞;;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述论[J];传承;2011年20期

6 郭艳波;石彦霞;;清末新政教改中的吉林学堂教育[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7 裴文玲;;清末新政时期阅报社的发展状况概述[J];贵图学刊;2011年02期

8 龚雅丽;;清末新政时期银钱比价探析(1901-1911)[J];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陈尚敏;;张世英与清末秦州地方自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黄福寿;;清末新政“造就”了辛亥革命——兼与张鸣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全生;;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2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3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5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简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7 ;本刊第11—19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8 贾小叶;;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以沿江沿海督抚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10 陈争平;;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工商社团的社会整合作用[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月之;清末新政与危机的纠结[N];文汇报;2011年

2 高放;清末新政的成败[N];学习时报;2011年

3 李细珠;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王频 葛玉红;换个角度看清末新政[N];光明日报;2007年

5 赵林凤;对清末新政的再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胡孝文;也说慈禧及清末新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学峰;30年来清末新政研究述评[N];团结报;2009年

9 陈国威;重现端方的现代化先驱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07年

3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5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穆键;《皖政辑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历史角色及其嬗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许效正;清末民初庙产问题研究(1895-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贤体;驻外使臣与清末新政[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媛媛;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民变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苏明强;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江晓;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法规的建设[D];青岛大学;2010年

6 吴鹏;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芳芳;清末新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徐保安;清末开官智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邹洁;清末新政中的进士留洋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5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25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