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与三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中关于西化论的比较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K261.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近代中国西化论的演变及在两次中西文化大论战的发展
(一) 近代中国西化论的演变
(二) 五四时期和三十年代两次中西文化论战中西化论简介
二、 五四时期与三十年代两次中西文化论战中西化论之比较
(一) 相同之处
(二) 不同之处
三、 西化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一) 对两次中西文化论战中西化论的总体认识
(二) 从“西化”到“现代化”
(三) 从两次中西大论战中可汲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霞;五四时期民主实践的局限与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冯建辉;五四时期的百家争鸣[J];炎黄春秋;2002年06期
3 班彦美;;论五四时期杜亚泉的“道德本位”的思想倾向——以《东方杂志》(1911-1920)为中心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4 谢美航;廖和平;;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的现代性问题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左玉河;;论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J];晋阳学刊;2010年01期
6 李长莉;;五四的社会后果:妇女财产权的确立[J];史学月刊;2010年01期
7 梁志明;卢湘文;;试论晚清白话文——兼谈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李璐;;五四女作家童心表达中的特质[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9 姚芳藩;;我对五四时期三次论战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一书读后感[J];学术月刊;1961年12期
10 张紫晨;;从五四时期民间文学工作所想起的[J];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D];复旦大学;2006年
5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新亮;后五四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伤寒论》解释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杨智勇;《改造》杂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黎红;“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D];南开大学;2003年
10 段炜;晚清至五四时期女性身体观念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巧天;五四时期与三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中关于西化论的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路良魁;民国时期两次西化论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3 高羽;“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探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江海燕;五四时期新型知识分子的女权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杨树国;略论傅斯年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全健;五四时期胡适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华晓书;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亚丽;论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就[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10 夏浩;五四时期婚姻伦理思想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0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4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