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中后期湖北知识青年从军及复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4:57
   台湾学者对青年军的研究早于大陆,将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归入抗日战争的研究谱系中进行考察,大陆对此的相关研究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蒋介石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动机分析,概述全国范围内青年军的征集、编练及复员情况,以及知识青年从军的历史评价等问题。该运动在国家层面上的运作,如征兵动员、媒介宣传等方面的研究相对完善,区域研究上的成果相对较少,仅有甘肃省、福建省及江苏省三地的单个考察,尚有扩展研究的空间。近几年网络资源的发掘空前繁荣、电子资料获取的便捷程度以及档案机构加大开放共享程度,使得研究者可以将相关研究进行延伸。从政治、军事的角度观察青年军群体的研究成果已经很丰硕,而青年军个人的摹状尚不足以和群体的清晰面貌相提并论,本文拟从近年陆续出版的回忆录或者口述史、陆续开放的青年军相关报刊、档案中的从军自传、陈情书等资料入手,从微观视角详细还原历史现场中青年军的组建、训练、管理、日常生活。湖北省身处两大战区,东部沦陷区暴露在日寇统治下,西部同大后方众多地区一样,在国民政府的直接统治下,充斥着抗争与求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开始后,湖北省政府全力支持,配合国民党中央的指示积极宣传,调动报纸传媒、学校、社会名流轮番宣传,青年入营后更是开展一轮又一轮热闹的慰劳,每一步政策都紧密跟随国民政府的号令,征兵工作及其顺利。而士兵入伍后优待政策未落实,所谓的机械化训练程度远远未达到,这一切给青年的心理投上了阴影。隐形的思想钳制,复员、复学、复职的难以实现,导致青年内心的反感与日剧增,蒋氏父子终于从青年军的掌控者变为倚靠者,而这样的愿望又因正义、信仰、科学理论的缺失而成为奢望。过往的信息纷繁复杂,尤其是近代史资料极为丰富,梳理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并不现实,但是利用适量的个体信息可以丰富对群体的认知,呈现出群体的多面性,有助于丰富对历史的观察。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现有研究回顾
        (二)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三、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重难点
第一章 青年从后方走向军营
    第一节 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兵源
        一、抓壮丁与壮丁苦
        二、兵员不足及应对措施
        三、陈诚在湖北的役政改革
    第二节 国民党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一、战时湖北省青年的出路
        二、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发动
第二章 湖北从军知识青年群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知识青年从军概况
    第二节 从军知识青年的自我认知与形象构建
        一、入伍知识青年的家庭情况
        二、知识青年入伍前的求学经历
        三、知识青年的从军目的
        四、知识青年对“知识”的态度
    第三节 从军青年体格状况
第三章 参军青年的管理与训练
    第一节 从军青年的管理
        一、征集期间的管理
        二、从军青年优待政策的落实
        三、从军知识青年淘汰办法
    第二节 官兵训练
        一、军官训练
        二、青年军士兵的日常训练
    第三节 管训中的问题
    第四节 青年笔端下的训练实况
    第五节 湖北青年编练概况
第四章 参军青年日常生活与心理状况
    第一节 参观者眼中的青年军
        一、青年军的日常生活
        二、青年军的内心写照
    第二节 青年军笔端下的军营与个人
        一、家国荣誉与正义感
        二、军营生活
    第三节 从“天之骄子”到社会五大害之“青年从”
    第四节 二○四师万县生活
第五章 从军知识青年的复员
    第一节 复员工作的筹备与开展
        一、青年军复员优待政策及注意事项
        二、复员机构的设立与筹备工作
    第二节 复员困境
        一、家庭分裂
        二、难复职,讨薪艰,复学难
    第三节 国民党对复员青年军的规训
    第四节 青年军对国民党的背离
结语
参考资料
致谢


本文编号:2840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40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