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变奏:《新青年》的启蒙思想研究
【文章目录】:
一“、修身治国”:《新青年》的思想起点
二、东西文化之争:《新青年》的焦点论题
三“、打孔家店”:《新青年》的“偏激”策略
四“、文学革命”:《新青年》的重要实绩
五“、民主“”科学”:《新青年》的启蒙选项
六“、马克思主义”:《新青年》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妮;康奈青年文化周热闹开演报名参加人数过千[J];商品与质量;2004年48期
2 郑红玉;;青年文化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3 巩子祥;;培育文化意识 实施文化帮扶——对新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4 赵文;赵凌云;;“文化强国”时代背景下青年文化创新认知与意识调查——以上海青年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田杰;;关于青年文化的断想[J];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04期
6 杨德东,许科红;论新形势下青年文化建设问题[J];中州学刊;1993年01期
7 昌切;;从绝对走向相对——中国青年文化前瞻之二[J];青年探索;1993年03期
8 杨敏,大卫·琼斯;反映西方青年文化的新词语[J];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01期
9 芮彭年;米德的“同喻文化”对建设当代青年文化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3期
10 姚文放;从摇滚乐的文化特质看青年文化[J];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D];南开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秀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会军;新时期我国青年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吴凯波;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农村留守青年文化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瑜;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5 邢晓楠;论二战后英国的青年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宁;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青年文化的发展和政治化[D];同济大学;2008年
7 韩小军;我国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格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8 杨环;酒背后的青年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征鹏;网络社会中的青年文化空间论[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刘天龙;自媒体环境下青年文化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5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4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