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变奏:《新青年》的启蒙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2:14
   在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新青年》作为宣传平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思想启蒙、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的启蒙思想一直都认为是民主与科学,但实际上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探讨青年文化、东西文明、反孔非儒、文学革命、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多方面。《新青年》以思想启蒙为旨归,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论、批判,宣传启蒙思想及民主、科学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启蒙主题,呈现出"多元变奏"的特征。
【文章目录】:
一“、修身治国”:《新青年》的思想起点
二、东西文化之争:《新青年》的焦点论题
三“、打孔家店”:《新青年》的“偏激”策略
四“、文学革命”:《新青年》的重要实绩
五“、民主“”科学”:《新青年》的启蒙选项
六“、马克思主义”:《新青年》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妮;康奈青年文化周热闹开演报名参加人数过千[J];商品与质量;2004年48期

2 郑红玉;;青年文化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3 巩子祥;;培育文化意识 实施文化帮扶——对新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4 赵文;赵凌云;;“文化强国”时代背景下青年文化创新认知与意识调查——以上海青年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田杰;;关于青年文化的断想[J];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04期

6 杨德东,许科红;论新形势下青年文化建设问题[J];中州学刊;1993年01期

7 昌切;;从绝对走向相对——中国青年文化前瞻之二[J];青年探索;1993年03期

8 杨敏,大卫·琼斯;反映西方青年文化的新词语[J];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01期

9 芮彭年;米德的“同喻文化”对建设当代青年文化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3期

10 姚文放;从摇滚乐的文化特质看青年文化[J];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D];南开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秀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会军;新时期我国青年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吴凯波;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农村留守青年文化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瑜;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价值观变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5 邢晓楠;论二战后英国的青年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宁;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青年文化的发展和政治化[D];同济大学;2008年

7 韩小军;我国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格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8 杨环;酒背后的青年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征鹏;网络社会中的青年文化空间论[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刘天龙;自媒体环境下青年文化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5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45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