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善后救济分署研究(1946—1947)

发布时间:2020-11-11 22:40
   开展于二战后的善后救济活动,对当时的中国尤其是河南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光辉事业。河南善后救济分署1946年1月至1947年12月在河南的善后救济活动有效地缓解了河南灾情,给予深陷困境的河南民众以极大的帮助,其精神值得赞扬。但由于中国极为落后,且政局动荡,致使善后救济效果大打折扣。 一、河南分署的成立及其职员构成。中国深受战争之害,河南尤甚。战争结束之时,河南民生已濒绝境。为缓解战争所造成的危机,美、中、英等国早在二战接近尾声之时就成立了善后救济组织,即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则仿照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先后成立了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以及15个分署。河南分署是其中之一,1945年元旦成立于开封。它汇聚了当时国内各界精英来从事河南境内的善后救济工作,在组织人事方面有效地保证了善后救济活动在河南的顺利开展。 二、河南分署的物资分配原则及善后救济措施。善后救济物资分配恰当与否,事关善后救济活动的成败。为此,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确立了“公平”和“重灾区优先”的分配原则,并结合当地农产品收获的多寡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来决定分配给各地救济物资的顺序及数量。河南分署则遵循“善后重于救济”和“寓善后于救济”两项原则。河南分署在存续期间,主要实施了基于解救河南民众生存危机的救济措施;基于解决民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救济善后措施;基于社会福利性质的救济善后措施。从最终结果来看,救济效果大于善后效果。 三、河南分署的善后救济成效及反思。河南分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河南民生因之而得部分改善。但是,所取得的成就距离河南民众的期望及社会的现实需要尚有很大差距。经济落后与政局动荡是当时中国的两大顽疾,这两个因素严重阻碍了善后救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严重影响了善后救济活动效果的发挥。以史为鉴,发人深思。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K26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河南分署的成立及其职员构成
    (一) 抗战胜利前后河南灾情透视
    (二) 河南分署的成立
    (三) 河南分署的组织机构及其职员构成考察
二、河南分署的物资分配原则及善后救济措施
    (一) 善后救济物资的分配原则与方法
    (二) 善后救济的主要措施
三、河南分署的善后救济成效及反思
    (一) 成效与评价
    (二) 社会动荡对善后救济的制约与破坏
    (三) 经济发展水平对善后救济活动的制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淑莹;;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广州难民遣送考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黄俊凌;郭小燕;;光复初期台湾善后救济分署业务经费问题之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龙;蒋廷黻与善后救济[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蓉;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剑飞;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燕红;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难民善后救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群;抗战胜利后湖南省善后救济工作述论(1945-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明兴;善后救济台湾分署研究(1945.10-1947.05)[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芳;战后湖北善后救济研究(1945-1947)[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智伟;战后上海难童教养问题研究(1945-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分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9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879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