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20-12-10 12:20
  自从不列颠的轰轰炮火,炸开了紫禁城古老而厚重的大门之后,中国就进入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欺凌和奴役?1840年至1949年,百余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就是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及奋斗,引发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一系列的变化。社会存在反映到社会意识,形成了各个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我们认识社会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改造社会的工具。有鉴于此,我选择了《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作为博士论文,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1840年至1949年这个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来考察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将论文的内容框架设计为三大部分:一、五四之前:两大意识形态之争与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而诞生了向西方学习的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经历了由萌芽、形成到基本成熟的发展历程。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缓慢,没有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理由
    (二)重要概念的说明
    (三)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五四之前:两大意识形态之争与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萌芽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裂变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与中国社会近代化因素的增加
    (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成熟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二、五四时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与社会发展的“三足鼎立”之势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封建阶级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
    (二)百家争鸣的兴起
    (三)“三足鼎立”之势
三、五四之后:四大意识形态之争与道路选择
    (一)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乡村的现代化模式
    (二)自由主义与“英美政治民主+苏俄经济民主”的新模式
    (三)三民主主义的发展、畸变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终结
    (四)马克思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构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创见与失误[J]. 汪澍白.  炎黄春秋. 2002(06)
[2]试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 阎颖.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2000(03)
[3]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J]. 严昌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3)
[4]“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J]. 魏绍馨.  齐鲁学刊. 1999(03)
[5]再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J]. 张艳国.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6]资产阶级维新与地主阶级自救——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一点思考[J]. 郑永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7]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一次顿挫──戊戌变法夭折的历史思考[J]. 吴贤辉.  社会科学. 1998(08)
[8]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观[J]. 江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8(01)
[9]洋务运动与抵御外国侵略[J]. 杨治远.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10]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J].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本文编号:2908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908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