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与戊戌变法
发布时间:2021-01-06 17:09
本文主要探讨言官这一封建官僚群体与戊戌变法这一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言官在戊戌变法中的实际活动和具体表现,认为言官在戊戌变法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同时揭示出在这一变法运动中言官出现分化的原因。在戊戌变法中,言官凭借上书言事的特权这一独特途径,对戊戌变法的整个过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些开明的言官或曾经一度倾向变法维新的言官在戊戌变法的兴起、发展过程中,通过呈递新政条陈、奏章,对变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一些顽固保守的言官或变法意志不坚定的言官对戊戌变法的兴起、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是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从总体上看,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政局的演变,作为封建官僚群体的言官,不再是铁板一块,明显地呈现出适应时代特征和政治局势而分化的趋势。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言官与戊戌变法的兴起
第一节 言官对变法的倡导与鼓吹
第二节 言官与维新派的联络
第三节 言官与戊戌学会
第二章 言官与百日维新
第一节 吁请诏定国是
第二节 言官的新政建议
第三节 言官与维新派的合作与呼应
第四节 保守言官的反维新活动
第三章 言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一节 言官与戊戌政变的发生
第二节 言官的沉浮与队伍的分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史研究》稿约[J]. 清史研究. 2005(03)
[2]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二)[J]. 茅海建. 近代史研究. 2002(05)
[3]戊戌政变之真相[J]. 房德邻. 清史研究. 2000(02)
[4]戊戌变法档案史料[J]. 历史档案. 1998(04)
[5]李盛铎与保国会关系考辨[J]. 黄细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03)
[6]《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出版[J]. 历史档案. 1990(01)
[7]宋伯鲁维新思想探略[J]. 陈国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3)
[8]宋伯鲁与戊戌变法[J]. 孔祥吉. 人文杂志. 1984(02)
[9]试论为戊戌变法献身的杨深秀[J]. 苏衍崑,黎修卜. 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1)
本文编号:296094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言官与戊戌变法的兴起
第一节 言官对变法的倡导与鼓吹
第二节 言官与维新派的联络
第三节 言官与戊戌学会
第二章 言官与百日维新
第一节 吁请诏定国是
第二节 言官的新政建议
第三节 言官与维新派的合作与呼应
第四节 保守言官的反维新活动
第三章 言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一节 言官与戊戌政变的发生
第二节 言官的沉浮与队伍的分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史研究》稿约[J]. 清史研究. 2005(03)
[2]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二)[J]. 茅海建. 近代史研究. 2002(05)
[3]戊戌政变之真相[J]. 房德邻. 清史研究. 2000(02)
[4]戊戌变法档案史料[J]. 历史档案. 1998(04)
[5]李盛铎与保国会关系考辨[J]. 黄细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03)
[6]《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出版[J]. 历史档案. 1990(01)
[7]宋伯鲁维新思想探略[J]. 陈国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3)
[8]宋伯鲁与戊戌变法[J]. 孔祥吉. 人文杂志. 1984(02)
[9]试论为戊戌变法献身的杨深秀[J]. 苏衍崑,黎修卜. 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1)
本文编号:296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96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