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14:08
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的研究,是民国时期军事史、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而1927年——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在民国时期抗敌御侮中的影响作用,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是在日本制造“五三济南惨案”发生后,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时提出,并制定了《学校应实施军事训练案》,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的加深,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由是大规模的开展和实施,对象为中小学童子军教育和高中以上学校的军事训练;国防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制定章程、加强管理、严格选拔军训教官、平时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科目设置日趋完备;对实施的情况认真考核、奖惩分明。学校国防教育的价值在抗战中逐步得到体现,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为切入点,来探究国防教育在抗敌御侮中的影响作用,所取的成功经验对当今有无借鉴,由于南京民国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研究的成果颇丰,但都忽视了学校国防教育所起的作用,有的虽提到国防教育,仅是一笔代过,或是只言片语,专门论述学校国防教育对抗战的作用的论文或专著笔者尚未发现。故笔者想尽微薄之力从以公世的专著、论文、...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学校国防教育的渊源与内涵
(一) 国防的起源
(二) 国防建设与国防教育
(三) 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二、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 中小学童子军教育
1. 健全组织,统一领导
2. 制定章程,全面规划
3. 规定科目,训练师资
(二) 高中以上学校的军事训练
1. 制订章程,加强管理
2. 军训教官,严格选拔
3. 平时与集中训练合理安排
4. 科目设置日趋完备
5. 军训编制、军训器材统一规范
6. 认真考核奖惩分明
(三) 战时国防教育变化
三、学校国防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价
(一) 军训作用明显与党化色彩较浓
(二) 军事训练的价值战争中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J]. 张海鹏. 抗日战争研究. 2005(03)
[2]论民国时期广东童子军的发展[J]. 荣子菡. 晋阳学刊. 2004(06)
[3]正确把握国防动员活动的本质与特征[J]. 窦瑞国. 国防. 2004(11)
[4]抗战时期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J]. 谷小水. 抗日战争研究. 2004(01)
[5]民国中后期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述评[J]. 杨天平. 理论界. 2004(01)
[6]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士兵养成教育[J]. 季鹏. 抗日战争研究. 2003(04)
[7]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初探[J]. 张燕萍. 民国档案. 2003(04)
[8]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新探[J]. 陈竞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5)
[9]中华民国军事志略(之三)[J]. 肖季文,吴琼. 军事历史研究. 2003(02)
[10]综合国力的比较和发展趋势[J]. 李长久. 太平洋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296884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学校国防教育的渊源与内涵
(一) 国防的起源
(二) 国防建设与国防教育
(三) 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二、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 中小学童子军教育
1. 健全组织,统一领导
2. 制定章程,全面规划
3. 规定科目,训练师资
(二) 高中以上学校的军事训练
1. 制订章程,加强管理
2. 军训教官,严格选拔
3. 平时与集中训练合理安排
4. 科目设置日趋完备
5. 军训编制、军训器材统一规范
6. 认真考核奖惩分明
(三) 战时国防教育变化
三、学校国防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价
(一) 军训作用明显与党化色彩较浓
(二) 军事训练的价值战争中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J]. 张海鹏. 抗日战争研究. 2005(03)
[2]论民国时期广东童子军的发展[J]. 荣子菡. 晋阳学刊. 2004(06)
[3]正确把握国防动员活动的本质与特征[J]. 窦瑞国. 国防. 2004(11)
[4]抗战时期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J]. 谷小水. 抗日战争研究. 2004(01)
[5]民国中后期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述评[J]. 杨天平. 理论界. 2004(01)
[6]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士兵养成教育[J]. 季鹏. 抗日战争研究. 2003(04)
[7]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初探[J]. 张燕萍. 民国档案. 2003(04)
[8]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新探[J]. 陈竞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5)
[9]中华民国军事志略(之三)[J]. 肖季文,吴琼. 军事历史研究. 2003(02)
[10]综合国力的比较和发展趋势[J]. 李长久. 太平洋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2968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96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