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构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2-07 05:31
  中国的政党是近代历史的产物,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期,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到了抗战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政治的主导力量。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众多的中间党派构成了三角形的政治格局,当然,这个三角形并非等边三角形,国民党是一条最长边,中国共产党这一边明显短于国民党,中间党派又明显短于共产党。正是这三边构筑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并最终引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 利。然而,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又是错综复杂的,联合、摩擦与斗争交织在一起。本文就是把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的主体,从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构想和实践的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总结。 正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最初构想和初步实施。本文把这种最初的构想分解为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党派联合的形式和各党派的政治地位三个方面加以分述,并分析了这种最初构想的原因和潜在的问题。而在初步实施方面则强调了在推行以上构想过程中的一些策略。第二部分是国民党和中间党派对中国共产党这种最初构想的反应。首先论述了在思想方面的冲突和融合,这种融合是三方合作的基础,而冲突则是三方摩擦和斗争的根源。然后有沿着...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一、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最初构想和初步实施
    (一)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最初构想
    (二)实施的策略性
    (三)构想的原因和潜在的问题
二、国民党和中间党派的反应
    (一)政治思想的交锋与融合
    (二)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导致政党关系恶化
    (三)中间党派调和政党关系的努力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一)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决捍卫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构想和实施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主党派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J]. 李玉荣.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5)
[2]论民主党派对抗日战争贡献[J]. 周淑真.  北京党史研究. 1996(04)
[3]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方针[J]. 林祥庚.  中共党史研究. 1996(03)
[4]梁漱溟与中国抗战[J]. 时广东,何云安.  社会科学研究. 1995(04)
[5]抗战时期国民党两面性政策探源[J]. 李瑗.  北京党史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021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21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