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
本文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根据地,对于抗战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地的军民除了要与凶残的日寇斗争外,还不得不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抗战期间,根据地的各种灾害纷至沓来,其中为害最重的有1939年的华北大水灾、1942—1943年的中原大旱灾以及1943—1945年的华北大蝗灾。这几场大灾不但延续时间长,而且范围广、灾情重,几乎涵盖了华北根据地所有战略区,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除这些大灾之外,雹灾、虫灾、兽害也时时侵袭根据地,而日寇的烧杀掠夺之危害更甚于自然灾害,大规模的投放化学毒剂和病毒也使许多无辜百姓痛苦不堪,甚至全家灭绝。由此在根据地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造成华北根据地灾荒频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日寇的暴行以外,还有其它的社会原因,如历史上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导致对生态的破坏,前代的频繁灾荒使华北地区的生产力屡屡遭到巨大破坏,历代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致使广大人民一贫如洗,缺乏投资生产、增加生产力的能力,抗战前军阀混战、盗匪横行及战时国民党顽固派的不断袭扰等。另外,华北地区总体少雨及降雨不均的气候及复杂的地理特征也是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 面对严酷的天灾人祸,根据地的广大军民没有消沉,党和政府更给与了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救灾政策,并确立了标本兼治、救急与发展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为将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地党和政府设立了救灾的常设机构,并在灾情严重时设立各级救灾委员会,帮助政府有关部门从事救灾活动或直接领导救灾。在实际救灾过程中,政府首先采取了放赈、减轻负担、调剂余缺、厉行节约、发动募捐等直接救灾措施,,又发动民众广泛采集野菜、树叶等充作代食品,并针对根据地疾病流行的状况,大力开展医疗卫生事业,从而减轻了人民的痛苦,增强了抗战力量。另外,其他根据地为援助华北根据地也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通过发展生产来救治灾荒是救灾的根本出路,这一方面华北根据地表现得尤为出色。党和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把群众组织起来,搞运输,修水利,改良土壤和种子,广造农家肥,增强地力,以恢复和扩大农业生产。为扶植农民生产,政府又发放了大量贷款,使农民补充了耕畜和农具。政府又组织军民利用灾后出现的一点儿有利时机,抢种、补种和多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为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地每年都组织军民植树造林,从长远上对农业的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对于肆虐的蝗灾,根据地同样进行了坚决斗争,采取多种手段动员一切人力灭蝗,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损失。除了农业,根据地对工商业和家庭副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组织妇女开展纺织运动,不仅有助于救灾渡荒,而且对于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解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生产运动中,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以身作则,人民军队更是身先士卒,他们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根据地的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极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另外,根据地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禁烟禁毒和保卫粮食运动,都对根据地救灾渡荒产生了良好影响。 尽管在救灾渡荒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从总体上来说,根据地的救灾活动是富有成效的。面对自然敌人、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多重压力,根据地不但没有倒下去,反而不断巩固、发展壮大,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 灾荒 救灾措施 生产救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69.5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导论12-16
- 一、研究意义12
- 二、学术史综述12-14
- 三、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4-15
- 四、相关界定15
- 五、其它说明15-16
- 第一章 灾情概述16-34
- 第一节 华北根据地概况16-18
- 第二节 水灾18-22
- 第三节 旱灾22-24
- 第四节 蝗灾24-26
- 第五节 其它灾害26-28
- 第六节 灾荒特点与危害28-31
- 注释31-34
- 第二章 灾荒成因34-50
- 第一节 自然原因34-37
- 一 气候降雨特点34-35
- 二 地理特点35-37
- 第二节 社会原因37-48
- 一 过度的垦殖37-38
- 二 频繁灾荒的不良影响38-40
- 三 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导致生产力下降40-41
- 四 军阀混战破坏生产力41-43
- 五 日本帝国主义的破坏掠夺43-45
- 六 国民党顽固派的袭扰45-48
- 注释48-50
- 第三章 根据地救荒体制50-55
- 第一节 救荒的方针政策50-52
- 一 根据地的救灾政策及具体规定50-51
- 二 救灾渡荒的方针51-52
- 第二节 救灾机构及步骤52-54
- 一 救灾机构52-53
- 二 救灾的大体步骤53-54
- 注释54-55
- 第四章 直接救灾措施55-82
- 第一节 放贩救急55-58
- 第二节 减轻负担58-62
- 第三节 调剂余缺62-65
- 第四节 节约渡荒65-70
- 第五节 募捐救灾70-72
- 第六节 准备代食品72-74
- 第七节 医疗卫生74-76
- 第八节 根据地以外的援助76-77
- 注释77-82
- 第五章 生产救灾措施82-113
- 第一节 发动运输82-84
- 第二节 政府扶植 增加农业生产84-88
- 第三节 兴修水利88-92
- 第四节 抢种、补种、多种92-93
- 第五节 植树造林93-95
- 第六节 灭蝗95-97
- 第七节 发展工副业97-100
- 第八节 组织起来100-104
- 第九节 军政大生产104-107
- 注释107-113
- 第六章 其它救灾措施113-124
- 第一节 减租减息113-115
- 第二节 精兵简政115-117
- 第三节 禁烟禁毒117-120
- 第四节 粮食保卫战120-122
- 注释122-124
- 第七章 救灾成效及评价124-136
- 第一节 救灾特点、成效及影响124-126
- 第二节 根据地与国统区救荒之比较126-128
- 第三节 敌占区灾荒及其反应128-130
- 第四节 华北各根据地灾荒与救济之比较130-132
- 第五节 根据地救灾之不足132-133
- 第六节 总结133-134
- 注释134-136
- 参考文献136-140
- 后记140-141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14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建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农田水利建设[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2期
2 高中华;孙新;;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3 苑书耸;;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牛建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华北地区的林业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03期
5 王慧娟;;晋察冀边区灾荒治理问题研究综述[J];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谦;民国时期统治者对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虹波;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根据地庙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冰;“中原大饥荒”与乡村社会[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新艳;中共太行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治工作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晨;山东抗日根据地救灾机制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肖丽婷;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救济事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贾燕苓;共统区有关社会问题的立法(1927-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巧朋;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救灾工作的历史考察及经验总结[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8 武盼;山东抗日根据地对灾荒的治理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