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19:33
1927至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期间的一段政权相对平稳的时期,史称“南京十年”。这十年也正是南京政府与电影界发生密切联系的一段时期:一方面,南京政府文艺政策的制定者无不将与电影有关的大事小情视为要务;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甚至包括来华的外国电影)在艺术外观上的变异更迭,很多亦可从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中找到源头活水。叩问早期中国电影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理路,只要肯多向前凑近几步,我们就不难看到南京政府活跃的身影。此外,这一时期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强化了电影与政治之关系,为延续至今的一种由政府深入介入电影事务的管理体制,提供了一个原初规范和早期样板,其中既包含了诱使国人致力于促成这一体制破茧而出的“阳谋”与“阴谋”,又包含了国人回应这一体制果真降临时的各色反应,亦包含了这一体制的得失利弊、功过是非。本文将以这一时期的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依照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将其划分为防范性电影政策和建构性电影政策这样两大类别,并借助对大量的一手史料钩沉与开掘,梳理、呈现了南京政府电检制度的演变轨迹以及以建立国营电影机构、推动教育电影为主的电影活动之历史原貌,进而深入地探讨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外在...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由民间走向官方: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初创
第一节 各自为政:南京政府成立前的电影政策概况
第二节 延续与渐变: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电影政策
第三节 电影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南京政府电影政策形成的舆论因素
第二章 权力的强化:全国性电检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第一节 电影政策的推进与电检机构的沿革
第二节 检查重心:从完成片转向剧本
第三节 电检机构运作下的几个“重灾区”
第四节 电检制度的强化对早期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第三章 以影音易民风:南京政府对教育电影活动的推动
第一节 教育电影观念的创生与演变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三节 其它机构及个人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四章 走向“国家经营”:中央电影摄影场与国营电影事业的创建
第一节 中央电影摄影场之“前史”
第二节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建立及其早期电影活动
第三节 行营电影股与西北影业公司的创立及活动
第五章 在官方“意志”与电影界“意见”之间:协商与抵制
第一节 政策协商的渠道:三次全国电影公司负责人谈话会
第二节 媒体对电影政策的监督与批评——以《电声》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电通影片公司电影活动的一次考察[J]. 宫浩宇. 当代电影. 2011(09)
[2]《电声》的办刊理念及电影史意义[J]. 丁珊珊. 文艺研究. 2010(11)
[3]人生的欢乐面,他国的爱与恨——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哈罗德·劳埃德[J]. 李道新. 电影艺术. 2010(02)
[4]跨界研究:电影学的方法论取向[J]. 贾磊磊. 当代电影. 2009(09)
[5]关于美国的电影法规和分级制度[J]. 乔恩·刘易斯,池修凹. 世界电影. 2009(01)
[6]影艺的政治:一九三○年代中期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 汪朝光. 历史研究. 2006(02)
[7]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J]. 郦苏元. 当代电影. 2005(01)
[8]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2004(06)
[9]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J]. 大卫·波德维尔,孙绍谊. 当代电影. 2004(05)
[10]我国首部在国际获正式奖的影片实为《农人之春》[J]. 陈智. 电影艺术. 2004(03)
本文编号:3046457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由民间走向官方: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初创
第一节 各自为政:南京政府成立前的电影政策概况
第二节 延续与渐变: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电影政策
第三节 电影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南京政府电影政策形成的舆论因素
第二章 权力的强化:全国性电检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第一节 电影政策的推进与电检机构的沿革
第二节 检查重心:从完成片转向剧本
第三节 电检机构运作下的几个“重灾区”
第四节 电检制度的强化对早期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第三章 以影音易民风:南京政府对教育电影活动的推动
第一节 教育电影观念的创生与演变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三节 其它机构及个人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四章 走向“国家经营”:中央电影摄影场与国营电影事业的创建
第一节 中央电影摄影场之“前史”
第二节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建立及其早期电影活动
第三节 行营电影股与西北影业公司的创立及活动
第五章 在官方“意志”与电影界“意见”之间:协商与抵制
第一节 政策协商的渠道:三次全国电影公司负责人谈话会
第二节 媒体对电影政策的监督与批评——以《电声》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电通影片公司电影活动的一次考察[J]. 宫浩宇. 当代电影. 2011(09)
[2]《电声》的办刊理念及电影史意义[J]. 丁珊珊. 文艺研究. 2010(11)
[3]人生的欢乐面,他国的爱与恨——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哈罗德·劳埃德[J]. 李道新. 电影艺术. 2010(02)
[4]跨界研究:电影学的方法论取向[J]. 贾磊磊. 当代电影. 2009(09)
[5]关于美国的电影法规和分级制度[J]. 乔恩·刘易斯,池修凹. 世界电影. 2009(01)
[6]影艺的政治:一九三○年代中期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 汪朝光. 历史研究. 2006(02)
[7]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J]. 郦苏元. 当代电影. 2005(01)
[8]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2004(06)
[9]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J]. 大卫·波德维尔,孙绍谊. 当代电影. 2004(05)
[10]我国首部在国际获正式奖的影片实为《农人之春》[J]. 陈智. 电影艺术. 2004(03)
本文编号:3046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4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