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国谍战电影的类型演变与影像呈现
发布时间:2021-03-03 09:30
谍战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电影类型,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经历了曲折变化的多个发展阶段。从具有冷战意味的反特片到延续经典与尝试娱乐化探索再到进入商业娱乐化时代,该题材影片在类型上不断进行着较大的突破和影像呈现。本文依循中国电影史上反特片/谍战片的三个创作高潮对部分经典影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对该类型影片进行历史梳理并对其叙事做全景观照,以便"窥斑见豹",并希望能通过分析对今后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十七年时期”:叙事模式与类型化尝试
二、新时期:经典延续与娱乐化探索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21世纪以来:类型突破与奇观化呈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色经典的类型化再造——徐克版《智取威虎山》改编刍议[J]. 尹葰嫣. 四川戏剧. 2018(03)
[2]娱乐化探索与情感之维的再现——浅析20世纪80年代国产间谍片的创作之径[J]. 李静. 当代电影. 2011(05)
[3]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的文化分析——以“十七年”时期影片为例[J]. 邹赞. 文艺争鸣. 2010(18)
[4]新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文化分析[J]. 胡克. 电影艺术. 2010(01)
[5]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J]. 戴锦华. 电影艺术. 2010(01)
本文编号:3061035
【文章来源】:东南传播.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十七年时期”:叙事模式与类型化尝试
二、新时期:经典延续与娱乐化探索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21世纪以来:类型突破与奇观化呈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色经典的类型化再造——徐克版《智取威虎山》改编刍议[J]. 尹葰嫣. 四川戏剧. 2018(03)
[2]娱乐化探索与情感之维的再现——浅析20世纪80年代国产间谍片的创作之径[J]. 李静. 当代电影. 2011(05)
[3]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的文化分析——以“十七年”时期影片为例[J]. 邹赞. 文艺争鸣. 2010(18)
[4]新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文化分析[J]. 胡克. 电影艺术. 2010(01)
[5]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J]. 戴锦华. 电影艺术. 2010(01)
本文编号:3061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6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