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公会与1920年代北京政府内债整理

发布时间:2021-03-04 09:47
  在上海银行公会的呼吁和积极参与下,1920年代北京政府对内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日益严重的内债危机得以缓解,金融市场也日趋活跃。上海银行公会关于内债整理的意见和建议大多得到政府重视和采纳,在整理内债案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银行业的投资经营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过程中,上海银行公会逐渐意识到惟有建立稳固的整理内债基金才能真正维护行业利益和稳定金融市场,进而广泛联合金融界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筹建民间内债监督管理机关,希冀约束政府权力和规范金融运行秩序。这展现了中国近代商人团体"宽范围、多路径"的集体行动逻辑和制度诉求方式,以及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多重互动关系。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5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呼吁和积极参与内债整理
二、谋求牢固整理内债基金
三、筹建民间内债监督管理机关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债绩效、政治制度与国家崛起——晚清公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 张笑天.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1(01)
[2]一九二三年关余危机与广州大本营外交之嬗变[J]. 张生,陈志刚.  历史研究. 2010(06)
[3]北洋政府时期国内公债总额及其作用评析[J]. 潘国旗.  近代史研究. 2007(01)
[4]1921年北洋政府整理公债述评[J]. 何旭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5]南京国民政府1936年内债整理案述评[J]. 姜良芹.  近代史研究. 2004(01)
[6]南京国民政府1932年内债整理案述论[J]. 姜良芹.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04)
[7]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基金保管委员会始末[J]. 宋时娟.  档案与史学. 2000(03)



本文编号:3063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63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