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变迁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10 08:09
  甘宁青地区同中国其它地区一样,自近代以来开始了其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由于诸多自然与历史的不利因素,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较,其社会变迁进程,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社会变迁进程是缓慢而艰辛的。但就整个近代历史进程而言,甘宁青农村的社会变迁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较为显著,特别是抗战以来,由于国民政府将该地区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之一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开发与建设,使甘宁青农村地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完善与民族危机背景下民众国家观念的加强;近代农业生产技术在甘宁青农村的初步推广以及专门化、系统化的农业、牧业、水利机构的建立;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民众观念及社会风尚的变迁以及现代医疗机构与邮政机构的设立与完善。 但此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变迁不仅有其积极与进步的一面,也有其消极和落后的一面,这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阻滞着甘宁青农村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土地占有关系的不平等和国民政府的阶级局限性、农村封建思想观念对社会变迁的阻碍、民族宗教因素的消极影响、鸦片烟毒及其流弊的消极影响、基层政权的严重腐化、苛捐杂税下农民的极端贫困化。 综上,南京国...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近20年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研究现状
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甘宁青农村社会概况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政治变迁
    (一)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与完善
    (二) 民族危机背景下民众国家观念的加强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一) 近代农业生产技术在甘宁青农村的初步推广
    (二) 专门化、系统化的农业、牧业、水利机构的建立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文化变迁
    (一) 甘宁青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 甘宁青农村民众观念及社会风尚的变迁
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现代公共设施的健全
    (一) 现代医疗机构的设立
    (二) 邮政机构的不断完善
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变迁的阻滞因素
    (一) 土地占有关系的不平等和国民政府的阶级局限性
    (二 )农村封建思想观念对社会变迁的阻碍
    (三) 民族宗教因素的消极影响
    (四) 鸦片烟毒及其流弊的消极影响
    (五) 基层政权的严重腐化
    (六) 苛捐杂税下农民的极端贫困化
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变迁之特点
    (一) 以抗战救国为中心的社会变迁取向
    (二) 以政府主导为侧重的社会变迁模式
八、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 李云峰,曹敏.  抗日战争研究. 2003(03)
[2]抗战时期甘肃农村合作社运动述论[J]. 王荣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3]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与理论阐释[J]. 张士杰.  民国档案. 2000(01)
[4]民国时期甘肃藏区初等教育述评[J]. 郭弘.  甘肃社会科学. 1997(06)
[5]西北近代科技开发述论[J]. 景永时.  宁夏社会科学. 1992(01)
[6]抗战时期甘宁青三省之农贷探讨[J]. 君羊.  开发研究. 1988(03)
[7]抗日战争时期甘宁青三省农村合作社运动述略[J]. 罗舒群.  开发研究. 1987(03)
[8]民国时期甘肃农林水牧事业开发状况研究[J]. 罗舒群.  社会科学. 1986(03)



本文编号:3074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74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