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界对贞操的现代诠释

发布时间:2021-03-12 06:10
  贞操问题自五四以来成为热议话题,新文化人在批判传统贞操观的同时又为其赋予新的内涵。绝大多数新文化人在认同男女共守贞操的基础上,提倡夫妇互守贞操;继而又有人将贞操从婚姻领域扩展到恋爱领域,将爱情作为衡量贞操的唯一标准,强调贞操的"灵肉一致"和"灵先于肉"。这些观念成为知识界的"一般思想"。在这一诠释过程中,人们使用了多种现代知识和现代话语,反映出此时中国知识结构及其话语体系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导言
一、 贞操的领域扩展:从夫妇的专一到恋爱的诚意
二、 贞操的内涵递嬗:从“身体依附型”到“爱情依附型”
三、 以新知阐释旧学:诠释贞操的现代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贞操观念的批判——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探讨[J]. 魏少辉.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05)
[2]论女权主义的中国化经验——以1920年代《妇女杂志》关于离婚问题的讨论为中心[J]. 徐仲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06)
[3]民国时期关于离婚问题的讨论——以1922年《妇女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 赵秀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06)
[4]传统与现代:“五四”时期贞操观的现代转型[J]. 哈玉红,门忠民.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1)
[5]新文化运动中对贞节观的理论批判[J]. 程春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02)
[6]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J]. 郑大华,谭庆辉.  近代史研究. 2008(03)
[7]什么是思想史事件?[J]. 陈少明.  江苏社会科学. 2007(01)
[8]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J]. 黄兴涛.  开放时代. 2003(04)
[9]新文化运动中关于贞操问题的讨论[J]. 尹旦萍.  妇女研究论丛. 2003(01)
[10]“五四”思想界对封建贞操观的批判[J]. 陈文联.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 孙慧玲.黑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7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77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