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南京晓庄乡村治理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02 11:12
1927—1930年间,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南京晓庄乡村试验师范学校为抓手,在晓庄地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乡村建设工作,在法治、德治、自治三个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了"弱法重德式善治"的乡村治理格局。这一"社团-民间"治理结构在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强化后遭遇了挫折,最终趋于失败。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社团推动:南京晓庄乡村治理的缘起
二、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晓庄探索
三、实验夭折:晓庄模式的先天不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村规民约的几个问题[J]. 唐鸣,朱军. 江汉论坛. 2019(07)
[2]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 邓大才.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4)
[3]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续)——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J]. 俞可平,徐秀丽.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03)
本文编号:3115172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社团推动:南京晓庄乡村治理的缘起
二、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晓庄探索
三、实验夭折:晓庄模式的先天不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村规民约的几个问题[J]. 唐鸣,朱军. 江汉论坛. 2019(07)
[2]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 邓大才.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4)
[3]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续)——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J]. 俞可平,徐秀丽.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03)
本文编号:3115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1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