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壤改碱工作与地方社会 ——以文水谢家寨和平遥北营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8 05:03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更是着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服务。在此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山西粮棉生产基地的汾河灌区却因盐碱问题造成农业产量不增反降,尤其是麦、棉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种植面积缩小,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将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作为实现农业增产的手段,这一手段具体应用到汾河灌区则主要表现为盐碱地的改良。综上,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955)汾河灌区的土壤改良工作是一次农业技术的革新过程,同时因改碱工作涉及范围广因此也是一项需要广大群众参与的社会运动。文水县谢家寨和平遥北营村作为汾河灌区较为典型的碱化村庄,1953年被选为改碱基点村成为改碱工作的主要基地。从自然环境来看,二者均有优良的水热条件适合农业种植,但有不同程度的碱化现象,在具体成因上有所不同。从社会环境来看,两地均耕地多劳动力少,历史上耕作粗放没且缺乏良好的引退水渠道,到1953年两村的互助合作运动有了一定发展。综合考虑下组成了土壤改良工作队,...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土壤改良工作队
一、汾河灌区
二、改碱基点村的确定
三、改碱试验工作队
第二章 土壤改良工作队的改碱工作
一、谢家寨洗碱试验
(一)洗碱准备工作
(二)洗碱工作的开展
(三)洗碱工作的巩固
二、北营抗碱经验调查
(一)耕作调查
1、秋耕调查
2、春耕调查
3、其他
(二)作物栽培调查
1、小麦
2、棉花
第三章 土壤改良与农村社会
一、土壤改良与农业耕作
(一)灌溉方式的转变
(二)种植方法的改变
(三)种植结构的调整
二、土壤改良与“地方”建设
(一)土壤改良与灌区景观
(二)土壤改良与人民群众
(三)土壤改良与干部群体
三、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
(一)生产管理组织化
(二)生产管理标准化
(三)生产管理科学化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变革下的水利社会——以汾河灌区水利管理为中心的探讨[J]. 刘盈. 地方文化研究. 2018(06)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技术与山西乡村社会——兼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路径问题[J]. 苏泽龙. 河北学刊. 2018(01)
[3]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历史考察[J]. 郑晓光,高峻.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7(02)
[4]1950~1966年上海市居民零星自建住房研究[J]. 李爱勇.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6(03)
[5]晚清民国汾河中游八大冬堰研究[J]. 杨阳. 山西水利. 2015(11)
[6]乡村视野中的农业技术与社会变迁[J]. 苏泽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7]园田化:集体化时期现代农业的规划与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J]. 周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8]建国以来成都平原农田灌溉制度的演变——以绵竹射箭台村为例[J]. 王习明. 中国农史. 2011(04)
[9]成就与教训:学大寨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J]. 王瑞芳. 中共党史研究. 2011(08)
[10]新中国前30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基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分析[J]. 李文,柯阳鹏.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8(06)
博士论文
[1]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 孟万忠.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水资源利用的权力、道德与秩序[D]. 柴玲.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技术与生产:1950年代山西省农具改造及影响[D]. 冯玲.山西大学 2017
[2]集体化时期的“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D]. 张大伟.山西大学 2017
[3]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满丽娜.新疆大学 2015
[4]集体化时期汾河灌区的水害与防治[D]. 李欣.山西大学 2014
[5]“大跃进”期间川沙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张静.上海师范大学 2013
[6]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D]. 郝丽娟.山西大学 2012
[7]1949-1978年随县水利建设与农村社会[D]. 孙景丽.华中师范大学 2008
[8]1949—1965年河南农田水利评析[D]. 张艾平.河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4902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土壤改良工作队
一、汾河灌区
二、改碱基点村的确定
三、改碱试验工作队
第二章 土壤改良工作队的改碱工作
一、谢家寨洗碱试验
(一)洗碱准备工作
(二)洗碱工作的开展
(三)洗碱工作的巩固
二、北营抗碱经验调查
(一)耕作调查
1、秋耕调查
2、春耕调查
3、其他
(二)作物栽培调查
1、小麦
2、棉花
第三章 土壤改良与农村社会
一、土壤改良与农业耕作
(一)灌溉方式的转变
(二)种植方法的改变
(三)种植结构的调整
二、土壤改良与“地方”建设
(一)土壤改良与灌区景观
(二)土壤改良与人民群众
(三)土壤改良与干部群体
三、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
(一)生产管理组织化
(二)生产管理标准化
(三)生产管理科学化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变革下的水利社会——以汾河灌区水利管理为中心的探讨[J]. 刘盈. 地方文化研究. 2018(06)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技术与山西乡村社会——兼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路径问题[J]. 苏泽龙. 河北学刊. 2018(01)
[3]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历史考察[J]. 郑晓光,高峻.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7(02)
[4]1950~1966年上海市居民零星自建住房研究[J]. 李爱勇.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6(03)
[5]晚清民国汾河中游八大冬堰研究[J]. 杨阳. 山西水利. 2015(11)
[6]乡村视野中的农业技术与社会变迁[J]. 苏泽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7]园田化:集体化时期现代农业的规划与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J]. 周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8]建国以来成都平原农田灌溉制度的演变——以绵竹射箭台村为例[J]. 王习明. 中国农史. 2011(04)
[9]成就与教训:学大寨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J]. 王瑞芳. 中共党史研究. 2011(08)
[10]新中国前30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基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分析[J]. 李文,柯阳鹏.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8(06)
博士论文
[1]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 孟万忠.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水资源利用的权力、道德与秩序[D]. 柴玲.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技术与生产:1950年代山西省农具改造及影响[D]. 冯玲.山西大学 2017
[2]集体化时期的“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D]. 张大伟.山西大学 2017
[3]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满丽娜.新疆大学 2015
[4]集体化时期汾河灌区的水害与防治[D]. 李欣.山西大学 2014
[5]“大跃进”期间川沙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张静.上海师范大学 2013
[6]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D]. 郝丽娟.山西大学 2012
[7]1949-1978年随县水利建设与农村社会[D]. 孙景丽.华中师范大学 2008
[8]1949—1965年河南农田水利评析[D]. 张艾平.河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4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2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