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国渔民行政区置废初探
发布时间:2021-04-17 06:07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发动渔民进行民主改革为目的而在中南地区、华东地区设置的诸多渔民行政区即属此类。渔民行政区又名水上行政区,正式定名于1952年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渔民工作的指示》中。在相关城市设立市辖区"水上区",在沿湖地带"按湖设治",在沿海地带以港口为中心设立渔民县、渔民区、渔民乡。本文对"水上区"和渔民县进行了政区置废的过程复原。按湖设治的洪湖县、微山县和洪泽县,沿海地带因港设治的洞头县、定海县、岱山县、普陀县、嵊泗县、珠海县得以延续至今,震泽县、雷东县、石岛县、大衢县、舟山县已被撤销。渔民行政区的置废是行政区划改革的有益尝试。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图11952-1956年按湖设治的渔民县分布
月,市郊西营区的特呈岛划归雷东县①。至此,雷东县辖广州湾的全部岛屿。见图9所示。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雷东县,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湛江市②。图9广州湾岛屿形势6.珠海县对珠海县的置县过程,学界以往不乏探讨。综观复原置县过程的各种说法,虽总体脉络较为清晰,但就“珠海县是否由渔民县更名而来”这一问题,并未形成清晰透彻的统一认识。那么,置县过程中的“渔民县”该如何理解,其名实关系又是如何?(1)官方公布的行政区划调整先从官方公布的行政区划调整来看,1952年底粤中行政区应有“渔民县”这一建制名称无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52)写明:粤中行政区辖渔民县,注为“由宝安、东莞、中山三县所属海岛合并设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54)写明:粤中行政区辖珠海县,注为“原渔民县改称”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第二卷)广东省1952、1953年行政区划中即写作“设立渔民县,以宝安、东莞、中山3个县所属海岛为其行政区域,由粤中行政区领导”;“渔民县更名为珠海县(政务院1953年4月20日批准)”⑤。但以上三种材料均未言明是何时、何机构批准设立的“渔民县”。行政区划调整中,粤中行政区建立的这个“渔民县”还要放到当时的全国大环境及广东珠江口设县地域具体考量。(2)当时新闻稿中的广东“渔民县”从上文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良田到泽薮:南四湖“沉粮地”的历史考察[J]. 李德楠,胡克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4(04)
[2]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J]. 华林甫,成崇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4)
[3]珠海名称原由说[J]. 陈义. 广东史志. 1998(04)
[4]广东各市的设置和命名(一)[J]. 吴国强. 广东史志. 1996(01)
[5]国务院关于恢复浙江省洞头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4(15)
[6]国务院关于撤銷浙江省大衢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4(09)
[7]国务院关于恢复浙江省鄞县等8个县设立大衢县和撤销舟山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2(06)
[8]国务院关于恢复广东省佛岡等29个县市設立昌江等3个县和撤銷定昌等6个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1(14)
[9]国务院关于撤销江苏省震泽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0(02)
[10]国务院关于县市行政区划变更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59(02)
本文编号:3142940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图11952-1956年按湖设治的渔民县分布
月,市郊西营区的特呈岛划归雷东县①。至此,雷东县辖广州湾的全部岛屿。见图9所示。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雷东县,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湛江市②。图9广州湾岛屿形势6.珠海县对珠海县的置县过程,学界以往不乏探讨。综观复原置县过程的各种说法,虽总体脉络较为清晰,但就“珠海县是否由渔民县更名而来”这一问题,并未形成清晰透彻的统一认识。那么,置县过程中的“渔民县”该如何理解,其名实关系又是如何?(1)官方公布的行政区划调整先从官方公布的行政区划调整来看,1952年底粤中行政区应有“渔民县”这一建制名称无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52)写明:粤中行政区辖渔民县,注为“由宝安、东莞、中山三县所属海岛合并设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54)写明:粤中行政区辖珠海县,注为“原渔民县改称”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第二卷)广东省1952、1953年行政区划中即写作“设立渔民县,以宝安、东莞、中山3个县所属海岛为其行政区域,由粤中行政区领导”;“渔民县更名为珠海县(政务院1953年4月20日批准)”⑤。但以上三种材料均未言明是何时、何机构批准设立的“渔民县”。行政区划调整中,粤中行政区建立的这个“渔民县”还要放到当时的全国大环境及广东珠江口设县地域具体考量。(2)当时新闻稿中的广东“渔民县”从上文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良田到泽薮:南四湖“沉粮地”的历史考察[J]. 李德楠,胡克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4(04)
[2]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J]. 华林甫,成崇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4)
[3]珠海名称原由说[J]. 陈义. 广东史志. 1998(04)
[4]广东各市的设置和命名(一)[J]. 吴国强. 广东史志. 1996(01)
[5]国务院关于恢复浙江省洞头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4(15)
[6]国务院关于撤銷浙江省大衢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4(09)
[7]国务院关于恢复浙江省鄞县等8个县设立大衢县和撤销舟山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2(06)
[8]国务院关于恢复广东省佛岡等29个县市設立昌江等3个县和撤銷定昌等6个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1(14)
[9]国务院关于撤销江苏省震泽县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60(02)
[10]国务院关于县市行政区划变更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59(02)
本文编号:3142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4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