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07:55
作为20世纪初期发生的一场重要的变革运动,清末新政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对此后中国的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变革方面,商部的创设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近代工业化的全面启动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政治史和现代化的角度,围绕商部创设的背景、历程以及社会绩效来探讨商部创设对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影响及其局限性。分析制度创新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商部的创设是清末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清政府自身需求的共同结果;商部机构的制度安排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也有先天的不足和缺陷;商部成立后的行政行为,系统的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个部分,概要如下:第一章:近代以来,在西方势力的侵入和中西贸易发展的背后,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失序和制度的失位。西方工业文明的输入、政府财政的窘迫导致重商思潮兴起。而这些正是商部诞生的历史基础和背景。第二章:商部的主要官员有尚书、侍郎、丞参、郎中、员外郎等,其职掌均有定制。顾问官则是一个新的设置。地方管理中主要依靠经过改造后的商务议员。中央机构主要是四司一厅,另设有直辖机构如律学馆、官报、商标注册局、实业学堂等。从机构设置到官制和职掌都反映了...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商部创设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晚清社会经济的失序与制度失范
一、传统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结构
二、传统经济管理体制
三、晚清社会经济新变化
第二节 新思潮的激荡和观念转型
一、传统经济思想及其嬗变
二、重商思潮与观念的兴起
三、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第二章 商部的创设
第一节 商部的组织机构和职掌
一、中央机构及职掌
二、直辖机构及职掌
三、地方机构的建构
第二节 商部的官制与人事
一、中央官制与官员
二、业务机构的官制及其人员构成
第三节 商部的职权运作与局限性
一、由商部而商务局而商会
二、从商部到督抚到地方官府
三、从商部到驻外使臣到商务随员
四、职权运作的局限性
第三章 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
第一节 商部改组的背景和原因
一、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职掌矛盾与权力之争的人为结果
三、中央官制改革的政治诉求
第二节 商部改组的过程
一、工部与商部的合并
二、邮传部的新设与农工商部职掌的厘定
第三节 机构变革中的进步与悖论
一、制度变革的进步性
二、机构改革的变异
第四章 商部农工商部与清末工商业经济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近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
一、基本经济法规的建构
二、创业奖赏制度的确立
三、路矿政策的厘定及其实施
第二节 近代经济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应用
一、推行专利制度和商标注册保护制度
二、对公司和工艺局厂的倡导及规范管理
三、重视市场调查,建立商务考察制度
四、加强对商业纠纷的仲裁,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三节 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其他措施
一、整治厘局关卡,畅通商品流通渠道
二、运用减免税厘等保护手段扶持民族企业
三、注重实业教育,支持博览事业
四、重视并保护华侨
第五章 商部农工商部与清末农业经济形态的近代化
第一节 农业组织网络的建构
一、农会组织创设的准备
二、农会组织的创设与发展
三、农会组织的系统建设
四、农会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
第二节 农事教育的倡办与兴起
一、农事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农业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农事试验场的创办及其近代影响
一、农事试验场的创办与建设
二、农事试验场与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运用
三、农事试验场与近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
结语 对商部农工商部制度安排之整体观照
一、商部农工商部在近代经济转型中的角色
二、传统体制的桎梏
征引史料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J]. 民国档案. 2009(03)
[2]清末新政与社会转型[J]. 王永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3]唐文治与清末商政[J]. 余子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4]清末政治制度的转型[J]. 赵学聪,许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03)
[5]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 黎俊祥.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05)
[6]伍廷芳与清末新政法律改革[J]. 于建胜,张礼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7]简论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J]. 韩金玲.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8]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振兴实业局限浅析[J]. 泮君玲.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9]晚清中央机构改革研究评述(1901—1911)[J]. 朱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S1)
[10]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J]. 刘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6)
本文编号:3161048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商部创设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晚清社会经济的失序与制度失范
一、传统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结构
二、传统经济管理体制
三、晚清社会经济新变化
第二节 新思潮的激荡和观念转型
一、传统经济思想及其嬗变
二、重商思潮与观念的兴起
三、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第二章 商部的创设
第一节 商部的组织机构和职掌
一、中央机构及职掌
二、直辖机构及职掌
三、地方机构的建构
第二节 商部的官制与人事
一、中央官制与官员
二、业务机构的官制及其人员构成
第三节 商部的职权运作与局限性
一、由商部而商务局而商会
二、从商部到督抚到地方官府
三、从商部到驻外使臣到商务随员
四、职权运作的局限性
第三章 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
第一节 商部改组的背景和原因
一、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职掌矛盾与权力之争的人为结果
三、中央官制改革的政治诉求
第二节 商部改组的过程
一、工部与商部的合并
二、邮传部的新设与农工商部职掌的厘定
第三节 机构变革中的进步与悖论
一、制度变革的进步性
二、机构改革的变异
第四章 商部农工商部与清末工商业经济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近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
一、基本经济法规的建构
二、创业奖赏制度的确立
三、路矿政策的厘定及其实施
第二节 近代经济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应用
一、推行专利制度和商标注册保护制度
二、对公司和工艺局厂的倡导及规范管理
三、重视市场调查,建立商务考察制度
四、加强对商业纠纷的仲裁,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三节 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其他措施
一、整治厘局关卡,畅通商品流通渠道
二、运用减免税厘等保护手段扶持民族企业
三、注重实业教育,支持博览事业
四、重视并保护华侨
第五章 商部农工商部与清末农业经济形态的近代化
第一节 农业组织网络的建构
一、农会组织创设的准备
二、农会组织的创设与发展
三、农会组织的系统建设
四、农会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
第二节 农事教育的倡办与兴起
一、农事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农业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农事试验场的创办及其近代影响
一、农事试验场的创办与建设
二、农事试验场与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运用
三、农事试验场与近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
结语 对商部农工商部制度安排之整体观照
一、商部农工商部在近代经济转型中的角色
二、传统体制的桎梏
征引史料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J]. 民国档案. 2009(03)
[2]清末新政与社会转型[J]. 王永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3]唐文治与清末商政[J]. 余子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4]清末政治制度的转型[J]. 赵学聪,许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03)
[5]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 黎俊祥.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05)
[6]伍廷芳与清末新政法律改革[J]. 于建胜,张礼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7]简论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J]. 韩金玲.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8]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振兴实业局限浅析[J]. 泮君玲.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9]晚清中央机构改革研究评述(1901—1911)[J]. 朱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S1)
[10]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J]. 刘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6)
本文编号:3161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6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