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排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6 19:53
20世纪50年代,由于传统水利秩序业已崩坏,新型水利秩序尚未成形,排水问题间杂着具有历史性的老问题与水利工程起步时期的新矛盾,形成旧问题未除而新矛盾又生的过渡特征。在破旧立新的法制建设思维框架下,党和政府开始探索新的排水问题解决思路,重新建立一套别具特色的排水问题解决机制。同时,这一时期排水问题的解决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传统习惯法中的合理性元素,从而呈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老问题与新矛盾:水利工程起步时期的排水问题
(一)历史延续下来的老问题
(二)水利工程中的新矛盾
二、新思路:排水问题解决机制的重建
(一)以中央和省级文件为主要依据
(二)以“团结治水”为基本原则
(三)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根本途径
(四)以政府层级式运作为基本模式
三、过渡性:排水问题解决机制的实践特征
(一)相关法律尚不完善,部分纠纷的解决缺乏依据和保障
(二)灾害防范体系尚且脆弱,基层干部不得不扮演双重角色
(三)水利工程建设尚未成形,部分纠纷只能因循旧例加以解决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0年以来国内学者对民国水利纠纷问题研究综述[J]. 周红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行政权力在水利纠纷调处中的角色——以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为例[J]. 胡其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民国晚期江南乡绅主导下的地方水利纠纷——以江宁县拦江闸案为视角[J]. 周红冰,郭爱民. 古今农业. 2016(02)
[4]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水利纠纷与社会治理[J]. 马琦. 思想战线. 2016(03)
[5]水事纠纷与政府应对——以清代河西走廊为中心[J]. 潘春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国内“水利社会”研究综述[J]. 李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02)
[7]苏浙边界的水利纠纷与政府运作——以20世纪50-60年代吴江县联圩引起的省际纠纷为例[J]. 张根福,吴月芽. 浙江社会科学. 2012(09)
[8]还永定河生机 莫忘防洪治理——关于历史上治理永定河的几点思考[J]. 吴文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9]“进村找庙”之外: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勃兴[J]. 张爱华. 史林. 2008(05)
[10]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J]. 赵世瑜.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博士论文
[1]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D]. 胡其伟.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明清治运保漕与苏北水灾[D]. 成鹏.聊城大学 2014
[2]我国水事纠纷解决制度研究[D]. 丁渠.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62019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老问题与新矛盾:水利工程起步时期的排水问题
(一)历史延续下来的老问题
(二)水利工程中的新矛盾
二、新思路:排水问题解决机制的重建
(一)以中央和省级文件为主要依据
(二)以“团结治水”为基本原则
(三)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根本途径
(四)以政府层级式运作为基本模式
三、过渡性:排水问题解决机制的实践特征
(一)相关法律尚不完善,部分纠纷的解决缺乏依据和保障
(二)灾害防范体系尚且脆弱,基层干部不得不扮演双重角色
(三)水利工程建设尚未成形,部分纠纷只能因循旧例加以解决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0年以来国内学者对民国水利纠纷问题研究综述[J]. 周红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行政权力在水利纠纷调处中的角色——以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为例[J]. 胡其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民国晚期江南乡绅主导下的地方水利纠纷——以江宁县拦江闸案为视角[J]. 周红冰,郭爱民. 古今农业. 2016(02)
[4]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水利纠纷与社会治理[J]. 马琦. 思想战线. 2016(03)
[5]水事纠纷与政府应对——以清代河西走廊为中心[J]. 潘春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国内“水利社会”研究综述[J]. 李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02)
[7]苏浙边界的水利纠纷与政府运作——以20世纪50-60年代吴江县联圩引起的省际纠纷为例[J]. 张根福,吴月芽. 浙江社会科学. 2012(09)
[8]还永定河生机 莫忘防洪治理——关于历史上治理永定河的几点思考[J]. 吴文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9]“进村找庙”之外: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勃兴[J]. 张爱华. 史林. 2008(05)
[10]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J]. 赵世瑜.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博士论文
[1]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D]. 胡其伟.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明清治运保漕与苏北水灾[D]. 成鹏.聊城大学 2014
[2]我国水事纠纷解决制度研究[D]. 丁渠.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62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6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