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两淮盐务治理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15:32
  两淮作为清代最大的食盐销售地和盐税来源地,一直备受统治者关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长江顿阻,淮南几乎片引不行,淮北盐运也大受阻碍,清政府顿失两淮每年五六百万两的税入。至同治三年,江路复通,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欲整顿盐务时,两淮盐政已破败至极:清政府在两淮所实行的票盐法彻底崩溃;两淮旧有引界为川、粤等盐侵占;官盐不畅,私盐猖獗。针对两淮存在的以上问题,曾国藩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第一,改革票制。考虑到两淮商力匮乏,曾国藩对票制进行了调整,从保护大盐商的利益出发,制定了“寓纲于票”之法。一方面,重新建立起了政府对两淮盐运的管理体制,对两淮盐运的迅速恢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恢复了专商垄断,此后更发展成为世代垄断,使票商与引商无异,致使弊窦丛生。第二,规复引界。两淮在江路不通时所实行的借川、粤等盐的临时政策,保证了人们无淡食之虞,抽厘所得也解决了军饷问题,但中央收入却因食盐正课无着而损。曾国藩为了增加中央税入,极力规复两淮引界。先后经历了“重税邻私”、“禁川入淮”、“川淮分界”三个阶段。但川、淮之争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第三,治理私盐。曾国藩放弃了“就场征收”的主流思路,采取了经济与...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旨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五、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说明
引言
第一章 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一、曾国藩其人及其思想
    二、三任两江
第二章 改革票制
    一、改革的背景
    二、寓纲于票的改革
    三、寓纲于票改革的动因
第三章 归复引界
    一、引界的松动
    二、曾国藩归复引界的努力
    三、争夺引界的实质
第四章 治理私盐
    一、私盐种类及其原因简析
    二、曾国藩对两淮私盐的治理
    三、治私成效不佳的原因
结语
参考资料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私盐对湖广市场的争夺与政府的缉剿[J]. 吕一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2]再评陶澍理盐[J]. 汪崇篔.  盐业史研究. 2006(02)
[3]清代两淮票盐制及其实态[J]. 吴海波,李曦.  唐都学刊. 2006(01)
[4]清代两淮食盐运销体制的演变与私盐[J]. 吴海波,李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5)
[5]政府、商人与民众——试论陶澍淮北票盐改革[J]. 倪玉平.  盐业史研究. 2005(01)
[6]清政府对私盐的防范和打击——以江西为例[J]. 吴海波,李曦.  盐业史研究. 2005(01)
[7]试论太平天国运动与淮盐的运销[J]. 曹爱生.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8]晚清盐政的新变化分析[J]. 刘经华.  盐业史研究. 2004(04)
[9]淮盐纵横谈[J]. 冯家道.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02)
[10]曾国藩与两准盐务[J]. 盛茂产.  盐业史研究. 2003(04)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厘金制度研究[D]. 郑备军.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晚清奏销制度瓦解浅析[D]. 王海明.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3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73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a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