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12:3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了中国的民主、自由、独立的解放事业,毅然拿起了人类社会斗争发展的新工具政党。在其为中国民主革命奋斗的一生中,他先后五次组党,为人类政党思想留下了丰富的养料。孙中山的政党思想由于受到欧美政党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双重影响,他本人一直到中国国民党改组之前从党的活动方式、功能等方面对革命党与政党作了截然不同的区分,产生了革命党非政党的观念。这种政党观念的存在导致他不得不在革命时期与“执政时期”要进行革命党向政党的转变。而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社会,革命的力量很微弱,革命的斗争历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孙中山在其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期间,不得不从革命党到政党,政党到革命党的反复转变。这给学者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对孙中山的政党思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文主要从孙中山的政党转变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第一章分析孙中山对革命党与政党的界定。在这一章里,分析他对革命党与政党的论述,指出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党与政党二者的不同。通过这一环节的论述,理清他的革命党观与政党观,为后面的研究作理论的铺垫。本文第二章分析孙中山实行政党转变的历史背...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水平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孙中山对革命党与政党的界定
    1.1 政党的起源
        1.1.1 西方政党的形成
        1.1.2 中国传统文明中的“党”观
    1.2 孙中山对革命党与政党的界定
        1.2.1 孙中山对革命党的诠释
        1.2.2 孙中山对政党的诠释
    1.3 对孙中山的政党观分析
        1.3.1 当代学者对政党的界定与分类
        1.3.2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来分析
第二章 孙中山实行政党转变的历史背景与动因
    2.1 孙中山改组政党的历史背景
        2.1.1 孙中山历次改组政党的概况
        2.1.2 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历史背景
        2.1.3 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的历史背景
        2.1.4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背景
        2.1.5 重组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背景
    2.2 孙中山实行政党转变的历史动因
        2.2.1 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动因
        2.2.2 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的动因
        2.2.3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的动因
        2.2.4 中国国民党再次改组的动因
第三章 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的内容
    3.1 中国同盟会向国民党转变的思想
        3.1.1 党纲的变化:“三民主义”变为“一民主义”
        3.1.2 党的活动方式变化:秘密方式转为公开方式
        3.1.3 阐述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制
        3.1.4 提出“党德”思想
    3.2 国民党向中华革命党转变的思想
        3.2.1 党纲的变化:“一民主义”变为“二民主义”
        3.2.2 党的活动方式变化:公开方式转为秘密方式
        3.2.3 提出“以党治国”思想
        3.2.4 重视党员素质问题
    3.3 中华革命党向中国国民党转变的思想
        3.3.1 党纲的变化:“二民主义”再变为“三民主义”
        3.3.2 党的活动方式变化:秘密方式转为公开方式
        3.3.3 提出党的“人治”思想
        3.3.4 从个人宣传到有组织的宣传
    3.4 中国国民党重组的思想
        3.4.1 党纲的变化:“旧三民主义”转变为“新三民主义
        3.4.2 党的活动方式变化:公开方式与秘密方式相结合
        3.4.3 对党员组织属性上的规定
        3.4.4 提出“党军”思想
第四章 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实启迪
    4.1 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的历史影响
        4.1.1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1.2 在一些阶段造成了革命力量的一些无所适从
        4.1.3 不利于革命阵营内部的团结
        4.1.4 为蒋介石的一党独裁提供了理论借口
    4.2 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的现实启迪
        4.2.1 政党理论建设要保持稳定性
        4.2.2 政党理论建设要与时俱进
        4.2.3 政党功能要随党的任务而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电超市与家电专卖店的效率比较——基于共同代理理论的分析[J]. 曹家瑛,龚志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孙中山与同盟会散论[J]. 谢俊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孙中山与中华革命党[J]. 戴鞍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4]孙中山对西方政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 李育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5]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及其原因分析[J]. 朱旭红.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3)
[6]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J]. 吕雅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2)
[7]孙中山晚年政治思想的内在矛盾[J]. 曹希岭.  唐都学刊. 2005(01)
[8]民国初期国民党再认识[J]. 王中茂.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9]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心路历程考析[J]. 李玉.  民国档案. 2004(03)
[10]孙中山的政党观发展略探[J]. 赵扬.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191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91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