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05:27
近代以来,江西省饱受列强侵略,加之匪患猖厥,自然灾害频发,致使省内农村经济日益衰落,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为了挽救农村与遏制省内中共势力,江西地方人士在1930年代发起了一场颇具规模与影响的乡村建设运动。1932年,江西省成立国内农村事业调查团,前往山东、河北等地参观考察乡村建设实验区,拉开了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序幕。随后,省内相继成立了江西农村服务区管理处、江西农村改进社、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等机构,其中江西农村改进社尤其完备,其发展目标、组织机构、社员构成、经费支出等核心要素详实而明确,为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组织基础。从事乡村建设的人员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党部与政府中兼职。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乡村建设理论也得以不断完善,如该运动的主要领导者王枕心即提出,乡村建设要以民族解放为任务,以启发民众为中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根本,以整饬服务人员为动力,该理论充实详备,成为乡村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具特色的实验区上。其中,江西农村服务区、安义万家埠实验区、湖口走马乡实验区、黎川高寨洲实验区颇具代表性,其实验活动各式各样,大都包括推广农业...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档案文献
1.2.2 综合研究
1.3 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2.1 抵御帝国主义侵略
2.2 挽救农村经济
2.3 消灭土匪隐患
2.4 遏制共产党势力
2.5 外省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第3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机构
3.1 江西农村服务区管理处
3.2 江西农村改进社
3.2.1 发展目标
3.2.2 组织机构
3.2.3 社员组成
3.2.4 经费构成
3.3 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
第4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人物群体
4.1 人员构成
4.2 群体特征
4.3 薪金待遇
第5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5.1 乡村建设的任务——促进民族解放
5.2 乡村建设的中心——启发农民群众
5.2.1 增强民众信心
5.2.2 推进民众自治
5.2.3 提高民众素质
5.3 乡村建设的根本——解决土地问题
5.4 乡村建设的动力——整饬服务人员
第6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
6.1 江西农村服务区
6.1.1 成立与变迁
6.1.2 组织结构
6.1.3 经费构成
6.1.4 主要活动
6.2 万家埠实验区与走马乡实验区
6.2.1 筹备工作
6.2.2 基本框架
6.2.3 经费收支
6.2.4 实验活动
6.3 黎川高寨洲实验区
6.3.1 选定缘由
6.3.2 工作原则
6.3.3 经费概算
6.3.4 实践活动
第7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7.1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终结
7.2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7.3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地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租佃结构变化与佃农贫农雇农化[J]. 刘克祥.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5)
[2]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革命诉求[J]. 柳敏.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5)
[3]近代中国“乡村改造”的两条路向[J]. 耿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J]. 刘白杨. 农业考古. 2014(04)
[5]民国贵溪新田坂实验区考察[J]. 曾亚农,游海华. 农业考古. 2013(04)
[6]试论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问题的辨析[J]. 王先明. 近代史研究. 2013 (03)
[7]教育者视野中的农村现代化——民国宜春麟桥实验区考察[J]. 游海华,邓东海,曾亚农. 宜春学院学报. 2013(04)
[8]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J]. 宣朝庆.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2)
[9]民众教育与乡村改进:民国南昌西山万寿宫实验区研究[J]. 游海华,张兆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10]民国九江乡村师范学校农村改进实验区考察[J]. 游海华,刘建华. 农业考古. 2012(03)
博士论文
[1]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湖南大学 2015
[2]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 任金帅.南开大学 2013
[3]民国《乡村建设》(1931-1937)研究[D]. 颜昌盛.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万家埠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 刘文龙.江西财经大学 2014
[2]民国时期的乡村图书馆[D]. 张峰.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研究[D]. 邱远航.陕西师范大学 2009
[4]民国农村经济调查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学的兴起[D]. 郑京辉.河北大学 2009
[5]民国江西农村经济危机与政府应对(1927-1937)[D]. 曾志文.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南丰白舍圩特种教育实验区研究(1934-1937)[D]. 宋青红.江西师范大学 2007
[7]论民国江西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D]. 吴小彬.江西师范大学 2005
[8]民国江西乡村实验研究[D]. 王型辉.江西师范大学 2005
[9]民国江西农业院研究[D]. 张宏卿.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93203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档案文献
1.2.2 综合研究
1.3 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2.1 抵御帝国主义侵略
2.2 挽救农村经济
2.3 消灭土匪隐患
2.4 遏制共产党势力
2.5 外省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第3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机构
3.1 江西农村服务区管理处
3.2 江西农村改进社
3.2.1 发展目标
3.2.2 组织机构
3.2.3 社员组成
3.2.4 经费构成
3.3 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
第4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人物群体
4.1 人员构成
4.2 群体特征
4.3 薪金待遇
第5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5.1 乡村建设的任务——促进民族解放
5.2 乡村建设的中心——启发农民群众
5.2.1 增强民众信心
5.2.2 推进民众自治
5.2.3 提高民众素质
5.3 乡村建设的根本——解决土地问题
5.4 乡村建设的动力——整饬服务人员
第6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
6.1 江西农村服务区
6.1.1 成立与变迁
6.1.2 组织结构
6.1.3 经费构成
6.1.4 主要活动
6.2 万家埠实验区与走马乡实验区
6.2.1 筹备工作
6.2.2 基本框架
6.2.3 经费收支
6.2.4 实验活动
6.3 黎川高寨洲实验区
6.3.1 选定缘由
6.3.2 工作原则
6.3.3 经费概算
6.3.4 实践活动
第7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7.1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终结
7.2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7.3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地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租佃结构变化与佃农贫农雇农化[J]. 刘克祥.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5)
[2]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革命诉求[J]. 柳敏.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5)
[3]近代中国“乡村改造”的两条路向[J]. 耿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J]. 刘白杨. 农业考古. 2014(04)
[5]民国贵溪新田坂实验区考察[J]. 曾亚农,游海华. 农业考古. 2013(04)
[6]试论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问题的辨析[J]. 王先明. 近代史研究. 2013 (03)
[7]教育者视野中的农村现代化——民国宜春麟桥实验区考察[J]. 游海华,邓东海,曾亚农. 宜春学院学报. 2013(04)
[8]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J]. 宣朝庆.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2)
[9]民众教育与乡村改进:民国南昌西山万寿宫实验区研究[J]. 游海华,张兆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10]民国九江乡村师范学校农村改进实验区考察[J]. 游海华,刘建华. 农业考古. 2012(03)
博士论文
[1]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湖南大学 2015
[2]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 任金帅.南开大学 2013
[3]民国《乡村建设》(1931-1937)研究[D]. 颜昌盛.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万家埠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 刘文龙.江西财经大学 2014
[2]民国时期的乡村图书馆[D]. 张峰.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研究[D]. 邱远航.陕西师范大学 2009
[4]民国农村经济调查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学的兴起[D]. 郑京辉.河北大学 2009
[5]民国江西农村经济危机与政府应对(1927-1937)[D]. 曾志文.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南丰白舍圩特种教育实验区研究(1934-1937)[D]. 宋青红.江西师范大学 2007
[7]论民国江西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D]. 吴小彬.江西师范大学 2005
[8]民国江西乡村实验研究[D]. 王型辉.江西师范大学 2005
[9]民国江西农业院研究[D]. 张宏卿.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93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9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