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洋务派的科学观
发布时间:2021-06-12 08:56
洋务派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认识有三个层面,即器物科学观、知识科学观和教育科学观。西方文化的器物层的优越性比较容易使国人认识到,尤其在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的情势下更是如此。因此,洋务派在当时的情势下,首先认识到的是科学技术的器物层。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只不过是“坚船利炮”。但随着洋务事业的发展,洋务派逐渐认识到知识是机械的基础,仅学习西方的制器技术,只是皮毛,在制器的背后有着系统的科学知识。要精于制器,必须系统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于是洋务派大兴新式学堂,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形成了洋务派的知识科学观。随着洋务事业的发展,缺乏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洋务派逐渐认识到造就掌握近代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而人才靠近代教育培养,因此洋务派大声疾呼兴办新式学堂,变通科举,派遣留学生置身于欧风美雨之中,形成了教育科学观。洋务派科学观的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逐层推进的。其局限性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理解。对洋务派科学观的三个层面作系统的研究,旨在使21世纪的国人全面了解洋务派的科学观,树立起自己正确的科学观,而不是对科学技术作急功近利的工具...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工作
1.5 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1.5.1 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问题
1.5.2 关于“洋务运动”一词的翻译问题
1.5.3 关于划分洋务派的标准
1.5.4 关于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二章 器物科学观
2.1 引言
2.2 西方“器物”的冲击
2.2.1 西方科技下的震撼
2.2.2 洋务派的变局观
2.2.3 “师夷”之必然
2.3 军事近代化的追求
2.3.1 从购器到制器
2.3.2 由制器到觅制器之器
2.3.3 由制器之器到制器之人
2.4 器物书籍的翻译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知识科学观
3.1 引言
3.2 知识的基础作用
3.3 洋务实践中的科学知识
3.3.1 设立译馆,大量翻译西方科学技术文献
3.3.2 兴办学校,设算学馆
3.3.3 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自然科学
3.4 “中体西用”中的科学知识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教育科学观
4.1 引言
4.2 兴办学堂──科学教育的肇始
4.3 变通科举──为学制改革造势
4.4 出国留学──西方科学教育的洗礼
4.5 科学教育的功利性倾向
4.6 对后世的影响
4.6.1 观念的更新
4.6.2 制度的冲刷
4.6.3 社会变革的前奏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226340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工作
1.5 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1.5.1 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问题
1.5.2 关于“洋务运动”一词的翻译问题
1.5.3 关于划分洋务派的标准
1.5.4 关于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二章 器物科学观
2.1 引言
2.2 西方“器物”的冲击
2.2.1 西方科技下的震撼
2.2.2 洋务派的变局观
2.2.3 “师夷”之必然
2.3 军事近代化的追求
2.3.1 从购器到制器
2.3.2 由制器到觅制器之器
2.3.3 由制器之器到制器之人
2.4 器物书籍的翻译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知识科学观
3.1 引言
3.2 知识的基础作用
3.3 洋务实践中的科学知识
3.3.1 设立译馆,大量翻译西方科学技术文献
3.3.2 兴办学校,设算学馆
3.3.3 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自然科学
3.4 “中体西用”中的科学知识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教育科学观
4.1 引言
4.2 兴办学堂──科学教育的肇始
4.3 变通科举──为学制改革造势
4.4 出国留学──西方科学教育的洗礼
4.5 科学教育的功利性倾向
4.6 对后世的影响
4.6.1 观念的更新
4.6.2 制度的冲刷
4.6.3 社会变革的前奏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226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22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