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中国钢铁工业——民族资本的艰难探索和日资侵入

发布时间:2021-06-14 08:50
  北洋时期,汉阳铁厂投资兴建了大冶铁厂,协助兴建了扬子铁厂;上海等地的商绅资本先后开办了和兴化铁厂、保晋铁厂、宏豫铁厂。受钢价下跌、资金不足及战乱影响,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宏豫铁厂于1924年先后关停,扬子铁厂、和兴铁厂惨淡经营。商办钢铁企业的失败也导致此后中国钢铁工业回到官办形式。与此同时,日资加快了对中国钢铁的渗透,在东北先后兴办了本溪湖制铁所、鞍山制钢所,作为日本的生铁供应基地。 

【文章来源】: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资本新办的炼铁厂
    1.和兴化铁厂
    2.保晋铁厂
    3.扬子铁厂
    4.宏豫铁厂
    5.石景山铁厂
    6.其他
二、日资开办的铁厂
    1.本溪湖制铁所
    2.鞍山制铁所
三、民族资本的探索与失败
四、东北成为中国钢铁区域中心和日本的生铁基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阳铁厂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其他钢厂——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蹒跚起步[J]. 何太平.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02)
[2]汉冶萍公司兴建大冶钢铁厂始末[J]. 张实.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3]近代中国第二大机械厂——扬子机器厂[J]. 王钢.  武汉文史资料. 2008(04)



本文编号:3229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229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4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