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象征的仪式化运作——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里弄读报组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6-22 09:26
  本研究从上海里弄读报组的仪式化运作入手,探讨其对普通智识的非单位人群的意义。里弄读报组选择更能与组员共情的读报员,将以故事为蓝本的现实文本与以消息为蓝本的前景文本进行融合,在流动的日常生活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混杂着革命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现实戏剧,制造出许多情绪流动的时刻,提醒其成员集体、国家和阶级的存在。在仪式的操演中,读报组通过图式与分类,将敌/我、新/旧、进步/落后这样的理解框架镌刻在人们关于政治现实的象征性建构中,导致了日常生活的仪式化。作为一个模糊性象征,上海里弄读报组中介了个体选择与国家意志、情感与认知,进而能够在缺乏共同信仰的情况下为政治组织提供团结的纽带,也由此连接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名目众多的社会运动,成为它们的转换器、发酵器,掀动起更广泛频繁的社会行动。 

【文章来源】:史林.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 政治仪式:一种分析框架
二 触发集体情感:居民集体读报的仪式化运作
    (一)演员与观众:从讲报到“演报”
    (二)脚本:前景文本与现实文本
        1、符号生产与前景文本
        2、基于背景表象的现实文本
    (三)舞台背景
三 图式与分类:政治现实的象征性建构
    (一)敌/我、新/旧:政治图式的确立
    (二)分类: 进步/落后
四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
    (一)“身体表态”
    (二)社会交往及愿景想象
    (三)阶层流动
结语:作为转换器、发酵器的上海里弄读报组与政权合法性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体读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读报组研究[J]. 詹佳如.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11)
[2]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读报组的历史考察——以关中地区为例[J]. 沙垚.  新闻记者. 2018(06)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读报组及其政治功效[J]. 杨丽萍.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1)
[4]意义生产的“圈层共振”:基于建国初期读报小组的研究[J]. 周海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9)
[5]捕鼠记——内蒙古防疫运动中的秩序操练与社会展演(1949-1952)[J]. 阿拉坦.  社会学研究. 2017(03)
[6]关于如何阅读当代史档案的一些想法[J]. 沈艾娣.  社会科学. 2015(11)
[7]社会表演理论 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上)[J].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侯园园.  社会. 2015(03)
[8]身份、仪式与政治:1956年后中共对资本家的思想改造[J]. 冯筱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9]新闻媒体与儿童政治社会化——以革命根据地的“读报”为焦点[J]. 田中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02)
[10]中央苏区时期的“读报用报”运动刍议[J]. 饶勇.  中国出版. 2011(04)

硕士论文
[1]20世纪50年代山西农村读报小组研究[D]. 王霞.山西大学 2012
[2]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公约运动研究[D]. 霍婷.河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2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242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