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研究七十年:成就与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1-07-08 14:50
  "文革"前17年,民国时期原始档案的整理工作颇有成效,南京史料整理处编纂整理的《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为后来出版的《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提供了直接的底本。"文革"后期,李新、孙思白等民国史研究的先驱者们,运用他们的政治智慧与学术勇气,确立民国史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统治阶级方面"的历史,从而与当时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等学科相区别。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研究恢复正轨和民国时期档案文献的大量刊布,成就了民国史研究的空前繁荣。民国史学科成为整个近代史领域成长最快、最受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进入21世纪后,随着海外所藏中国近代政治史资料的大量开放与整理出版,加之受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民国政治史的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由关注高层政治转向研究地方基层政治的实际运用,出现了打通民国史与革命史学科壁垒的研究趋向。未来的民国史研究应当突破民族国家叙事的局限,将民国史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从全球史视角重新审视民国时期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独特历史道路。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5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民国史学科:缘起、建立与初步发展
    1.缘起
    2.建立与初步发展
二、民国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1.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研究
    2.北洋政治研究
    3. 南京国民政府研究
三、新世纪民国史研究的新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四、未来民国史研究之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史研究如何从全球史和跨国史方法中受益[J]. 王立新.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3)
[2]关于中华民国史对象与体系的思考——从民国档案史料的刊行谈起[J]. 吴景平.  史学月刊. 2018(12)
[3]集中化地方主义与近代国家建设——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军阀政治的再认识[J]. 李怀印.  近代史研究. 2018(05)
[4]民国上海地区高校生源量化刍议[J]. 梁晨,任韵竹,王雨前,李中清.  历史研究. 2017(03)
[5]中国是怎样成为现代国家的?——国家转型的宏观历史解读[J]. 李怀印.  开放时代. 2017(02)
[6]量化数据库与历史研究[J]. 梁晨,董浩,李中清.  历史研究. 2015(02)
[7]从北洋军阀史到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国史[J]. 桑兵.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4(03)
[8]北洋视角与近代史研究[J]. 唐启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4(03)
[9]清帝逊位与“五族共和”——关于中华民国主权承续的“合法性”问题[J]. 杨天宏.  近代史研究. 2014(02)
[10]政治史在民国史研究中的位置[J]. 杨天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271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271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