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以《生活》(1936—1945)中的中国报道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20 23:37
国家形象是主体间互动和认知的产物,媒体报道模态的选择与架构对国家形象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背景,构建"现实-认知-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从生产背景、意义建构和模态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生活》杂志中有关中国抗战报道的多模态特征,探析所建构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多为互补和对比型模态关系,这种关系背后体现了意义建构的独特认知选择及其战争现实、文化和情景语境的生产背景。报道视角经历了从局外人同情到盟友共情的转变,在不同战争阶段突显了中国的灾难形象、坚强形象和盟友形象,影响了美国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
【文章来源】:外国语文. 2020,3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
因此,在抗战不同阶段,受战争现实、美国文化和读者语境影响,《生活》认知视角经历了从局外人到盟友的动态转变,运用“前景-背景”、“射体-界标”和“源域-靶域”等认知参数,选择合适的模态形式协同表达意义,其中,图像模态和文字模态互补是最主要的组合方式,此外,排版和颜色等非语言模态和语言模态互补或对比,共同发挥作用,在战争不同阶段突显了中国的灾难形象、坚强形象和盟友形象,影响了美国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4 结语
本文编号:3293834
【文章来源】:外国语文. 2020,3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
因此,在抗战不同阶段,受战争现实、美国文化和读者语境影响,《生活》认知视角经历了从局外人到盟友的动态转变,运用“前景-背景”、“射体-界标”和“源域-靶域”等认知参数,选择合适的模态形式协同表达意义,其中,图像模态和文字模态互补是最主要的组合方式,此外,排版和颜色等非语言模态和语言模态互补或对比,共同发挥作用,在战争不同阶段突显了中国的灾难形象、坚强形象和盟友形象,影响了美国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和支持。4 结语
本文编号:3293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29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