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藏梁启超重要信札四通解析

发布时间:2021-08-04 05:44
  国家博物馆藏梁启超相关重要信札四通:李端棻为梁启超面见张之洞所写举荐信一件,梁启超分别致江标、罗惇曧(或为潘博、杨度)、汤觉顿亲笔信共三封。四封信揭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有的甚至改变已有认知。李端棻促成了1896年底梁启超与张之洞的会面,并且作为梁启超的政治引荐人,深度参与了戊戌变法,实为维新功臣。1897年,梁启超受湖南变法人士江标等人邀请,入湘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在湘为变法做舆论准备。武昌起义后,康梁提出"虚君共和"主张,为此与昔日政敌袁世凯谋求合作,并在信札中准确预言武昌起义后清廷命运;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梁启超于1912年10月回国,支持共和,谋求推动合并进步党,与国民党抗衡。本文通过对四通书信的解析,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认识相关历史。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李端棻:被忽视的维新功臣
    (一)梁启超的政治引荐人
    (二)促成梁启超、张之洞会面
二维新的政治准备—参与创办时务学堂
    (一)修书于学堂开办前夕
    (二)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
三武昌起义后与袁世凯一度合作
    (一)受书人莫衷一是
    (二)“虚君共和”,与袁世凯互动
    (三)三月大限预测清廷命运
四促成民初“进步党”
    (一)修书于创党前夕
    (二)“一总两协”,居中斡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强学报》[J].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2]李端棻与梁启超[J]. 钟家鼎.  贵阳文史. 2007(05)
[3]清帝退位前夕梁启超与袁世凯关系[J]. 李永胜.  历史研究. 2000(06)

博士论文
[1]汤化龙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肖建东.华中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1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321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