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1937)

发布时间:2017-04-29 00:06

  本文关键词:《大公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193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31年至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步步进逼,不断蚕食中国领土。作为中国重要舆论机关的《大公报》对日本侵华行为密切关注,该时期的《大公报》对日舆论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于日本侵华的态度和应对,从“九·一八”至“七·七”,《大公报》对日舆论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由缓和(“九·一八”时期)、到激进(“一·二八”至长城抗战时期)、到消沉与保守(华北事变时期)、再到激昂强硬(“七·七”之后),其舆论变化的原因受到政治、社会心理、报人思想变迁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次,对国联处理中日问题的看法。《大公报》虽然对国联软弱无力的制裁感到无可奈何,但仍肯定国联在引导国际舆论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再者,就中日问题与读者展开互动。《大公报》的《儿童》、《读者论坛》栏目与读者保持良好的互动性,《儿童》栏目对引导孩子们关注时局、热爱祖国起到积极的作用。《读者论坛》栏目则给读者们提供了自由言论的空间,读者对《大公报》的言论既有同意也有反对,《大公报》亦对读者的质问做出正面的回应。第四,对国民政府处理中日关系的态度。国民政府在该时期制定出相关的对日政策,《大公报》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大多持反对的态度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就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及时传递信息,揭露日本侵略本质;其次,反对内战,强调团结对外的重要性;第三,“明耻教战”的思想给国人提供另一个应对思维,也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第四,敢于指出政府对日政策的不足。此外,受到报人主观思想、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致使《大公报》有些评论的观点与立场有失偏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没有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日运动;二、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一步扩大战事时,缺乏坚定的抗战态度,以致被人认为与国民政府“不抵抗主义”无异;三、有时《大公报》的评论缺乏时效性、敏感性。 总而言之,对于《大公报》对日舆论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虽然它在“九·一八”和华北事变时期的言论较为保守,与激愤的民族情绪相悖,但不可否认其对日本侵华行径的大胆揭露,以及在上海抗战、长城抗战、“七·七”事变之后激昂的抗战言论给军民的鼓舞以及对政府的舆论监督,这些方面应予以肯定。
【关键词】:《大公报》 抗战 舆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19.29;K2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1
  • 绪论11-23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11-13
  • 二、学术史回顾13-20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0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20-21
  • 五、1931~1937年《大公报》对日舆论的主要栏目简介21-23
  • 第一章 《大公报》对日舆论的演变及其原因23-72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期间的对日舆论23-32
  • 一、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23-27
  • (一)揭示日本的战争性质23-24
  • (二)警惕日本攫取铁路权,痛斥卖国贼24-25
  • (三)两劝日本国民反省25-27
  • 二、《大公报》的对日态度27-30
  • (一)镇静忍耐,外交解决27-28
  • (二)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28-29
  • (三)自卫准备,反对宣战29-30
  • 三、《大公报》的抗日之策30-32
  • (一)国家统一是对外的前提31
  • (二)“明耻教战”31-32
  • 第二节 “一·二八”至“华北事变”时期的对日舆论32-62
  • 一、“一·二八”事变至长城抗战期间的对日舆论33-51
  • (一)揭穿日军的侵沪阴谋33-34
  • (二)报道与谴责日军的侵沪暴行34-37
  • (三)号召国人奋起,为淞沪抗战将士呐喊37-41
  • (四)《大公报》视野下的长城抗战41-48
  • (五)动员民众支援前线,为抗战募捐48-51
  • 二、“华北事变”前后的对日舆论51-62
  • (一)批驳《天羽声明》52-53
  • (二)《大公报》与“藏本事件”53-56
  • (三)“华北事变”时期的对日舆论56-60
  • (四)关注日本在华北的经济侵略60-62
  • 第三节 “七·七”后抗战舆论的强化62-68
  • 一、外交上谋和平,不得已则以军事求自卫62-66
  • 二、“一不投降,二不受辱”66-68
  • 第四节 《大公报》对日舆论演变的原因68-72
  • 第二章 “纸老虎”:《大公报》视野下的国联72-80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眼中的国联72-78
  • 一、冷眼观察72-74
  • 二、争取国联与国际的有利舆论74-75
  • 三、短暂的好评75-77
  • 四、由失望进而批评77-78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后《大公报》对国联的态度78-80
  • 一、呼吁国际组织尽责78
  • 二、对国联不再抱幻想78-80
  • 第三章 “九·一八”后《大公报》与读者的互动——以《儿童》和《读者论坛》为中心的考察80-96
  • 第一节 《大公报》与孩子们的互动80-87
  • 一、引导孩子们关注时局80-83
  • 二、孩子们的救国思想与实践83-87
  • 第二节 《大公报》与民众的互动87-96
  • 一、民众对《大公报》“不主战”的看法88-92
  • 二、对青年学生的看法92-96
  • 第四章 《大公报》对国民政府的态度96-108
  • 一、对“不抵抗主义”的态度96-99
  • 二、对“攘外必先安内”与“剿共抗日”的看法99-102
  • 三、对“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的评论102-103
  • 四、《大公报》眼中的“中日亲善”与“中日经济提携”103-108
  • 结语108-112
  • 一、作用与影响108-109
  • 二、不足之处109-110
  • 三、现实意义110-112
  • 参考文献112-117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117-118
  • 后记118-1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木;;1935年底《大公报》停邮事件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3年06期

2 贾晓慧;《大公报》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3 李良玉;;报刊史研究与报刊资料的史学利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桂生;;《大公报》与抗日战争的舆论准备[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陈先初;从安内攘外到联共抗日——局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外政策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02期

6 张玉芳;王芸生三碰蒋介石[J];民国春秋;1997年05期

7 陈建新;新记《大公报》学术史述略[J];求索;2004年03期

8 刘淑玲;《大公报》的日本问题研究及其独树一帜的抗战文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12期

9 牛济;毛泽东眼中的张季鸾和《大公报》[J];新闻知识;1995年03期

10 郑大华;;理性民族主义之一例:九一八事变后的天津《大公报》[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大公报》对日舆论研究(1931-193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33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