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军队抚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15:54
南京国民政府对因从事公务而受伤、致残或死亡的军人及其家属实施了诸多抚恤措施。该阶段的抚恤,学术界在研究南京国民政府的优抚或武职公务人员的抚恤问题时已有所关注,但局限性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持论有欠公允。大陆地区的学者,无一例外地套用了类似于公式的阶级局限性来最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抚恤,政治烙印明显。二,论证力度亟需深入。上述相关著作一般截取分析某一抚恤条例,较少采用动态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抚恤的具体实施缺乏跟踪与量化分析,深入力度不够。拙文希望通过翔实的案例,考察南京国民政府军队抚恤制度建构的历史背景、行政机构的嬗递、规章条令逐步完善的轨迹,更重在探讨军队抚恤制度的运行实态及其特征。借以探究:军队抚恤制度的运行表现了怎样的真实状态?如何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抚恤制度做一客观的评判?抗战后期起,成熟的抚恤制度为什么没能有助于抚恤的广泛落实?抚恤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尤其是与人心的向背有哪些关联?拙文基本取材于原始资料,其中国民政府的公报及各省府的公报、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央日报等相关文献材料成为拙文论证的重要依托。另建国卮发行的民国资料汇编、诸多省市县的地方志等,对笔者...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学术前史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前史
二、问题探讨与研究方法
(一) 问题探讨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军队抚恤制度建构的历史背景
一、个人和家庭化解战争风险的迫切需要
二、政府维护合法性权威的必然倾向
三、社会公平原则的强烈要求
第二章 军队抚恤制度的建构
一、抚恤行政机构
(一) 抚恤行政机构科层化的启动和进展
(二) 抚恤行政机构科层化的成熟
二、抚恤规章条令
(一) 抚恤规章条令的演进
第三章 军队抚恤制度的运行实态及其特征
一、抚恤制度的运行渐入正轨
(一) 恤金制度渐趋明朗
(二) 抚恤业务的进步
(三) 废兵院的设置及功效
(四) 精神抚慰
二、抚恤制度的运行趋于成熟
(一) 恤金颁发权的归一
(二) 抚恤业务的改进
(三) 精神抚慰比重的加增
三、抚恤制度运行的危机征兆
(一) 抚恤状况的恶化
(二) 伤残军人的生存遭遇
四、力图重振抚恤制度的运行
五、1947年后抚恤制度运转失灵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51701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学术前史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前史
二、问题探讨与研究方法
(一) 问题探讨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军队抚恤制度建构的历史背景
一、个人和家庭化解战争风险的迫切需要
二、政府维护合法性权威的必然倾向
三、社会公平原则的强烈要求
第二章 军队抚恤制度的建构
一、抚恤行政机构
(一) 抚恤行政机构科层化的启动和进展
(二) 抚恤行政机构科层化的成熟
二、抚恤规章条令
(一) 抚恤规章条令的演进
第三章 军队抚恤制度的运行实态及其特征
一、抚恤制度的运行渐入正轨
(一) 恤金制度渐趋明朗
(二) 抚恤业务的进步
(三) 废兵院的设置及功效
(四) 精神抚慰
二、抚恤制度的运行趋于成熟
(一) 恤金颁发权的归一
(二) 抚恤业务的改进
(三) 精神抚慰比重的加增
三、抚恤制度运行的危机征兆
(一) 抚恤状况的恶化
(二) 伤残军人的生存遭遇
四、力图重振抚恤制度的运行
五、1947年后抚恤制度运转失灵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5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35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