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
发布时间:2021-10-01 22:24
同治十三年(1874)的中日台湾交涉引发朝野震动,清廷随即便展开海防筹议。对于这场讨论,学界既往重心在于“海防与塞防之争”,比较忽视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为回应这场争论,郭嵩焘写就《筹议海防事宜疏》,表达了其对海防六事和洋务的看法。然学界往往侧重郭氏之洋务观和富强观,却鲜见对该疏原意的探讨,若从海防史的视角去解读其海防疏之内涵,也许更符合当时的语境。集新旧、南北身份于一身的郭氏,其海防取向可作为观照近代海防史的一个切面。在鸦片战争后的两次海防讨论中,部分士人试图以著书宣传海防观念。报刊舆论、海防译书和西方海防观念的传入也在形塑着国人的海防认知,“筹海与制夷”逐渐得到认可。而早年的郭氏经历了数次战争,于海防有切身的体会。在其赋闲家居时,便对北廷辩争中朝廷的海防人才培养方案感到困惑,认为总署和诸臣皆失。台事专约签订后,朝廷谕令海防六事交予沿海军政官员妥议。由此引发的讨论持续了七个月之久,从地方到中央,沿海督抚和京官各叙己见,一时争论迭起。筹议的余波也蔓延到中下层,社会舆论议论纷纷。光绪元年(1875),正值筹议喧嚣之际,郭氏因台事被召入都,其奏陈的海防折即为回应筹议中的各方观点。此折亦是其海防...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时段、概念与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海国时代与郭嵩焘行迹
第一节 海疆多事与中日交锋
一、海权、海防与“海战”
二、“岛夷要约”的冲击
第二节 士人与民众的海防观念
一、筹海与制夷:《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之海防译书考
三、《防海新论》的引介和传播
四、《申报》视野下海防舆论的塑造
第三节 海涛扬波:郭氏初悟海防
一、游幕生涯:浙江、天津
二、北廷辩争中的困惑
第二章 “海塞防并重”:郭嵩焘海防观的构建与术略
第一节 海防筹议论争(1874-1875)
一、亡羊补牢:总署海防六事
二、备御之策:甲戌督抚复奏
三、风波再起:乙亥京师廷议
第二节 筹防三策:郭氏之海防战略
一、“据要地,扼海口”
二、“正朝廷,因民利”
三、“察事变,任人才”
第三节 本源四计:郭氏之海防战术
一、“急通官商之情”
二、“通筹公私之利”
三、“兼顾水陆之防”
四、“先明本末之序”
第三章 郭嵩焘海防术略的诉求与回应
第一节 海防筹议中郭氏的诉求
一、筹饷事宜的处理
二、本在政教,末在防边
三、船炮的购置问题
第二节 郭氏海防观的回应
一、刘锡鸿之评论
二、中枢采纳与海防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台地抚番中的海岛观念
第四章 海防视域下的郭嵩焘与李鸿章
第一节 海防观念的共性特征
一、“理势合一”:经世传统的承继
二、“以守为战”与“以守为款”
三、由天下到万国的地理观
第二节 海防观念的不同面相
一、海防与边防之偏重
二、富强之本图何在
三、铁甲船能设与否
第三节 潮流的归趋:海防与洋务的交融
一、主流与支流
二、“本末论”的演变
结语 溯本与开新之间:晚清士人海防观的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财政史视角再析海防塞防之争[J]. 陈先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北洋海军购置蚊船、铁甲船史实补正[J]. 陈先松. 安徽史学. 2018(06)
[3]道器与文明:郭嵩焘和晚清“趋西”风潮的形成[J]. 李欣然. 探索与争鸣. 2018(08)
[4]郭嵩焘新化行吟考——道光、咸丰间郭嵩焘的两次新化之行[J]. 王晓天. 船山学刊. 2018(02)
[5]观念史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海权观念嬗变[J]. 李强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晚清海防专款筹议述论[J]. 陈先松. 社会科学. 2018(03)
[7]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水师战船的演变[J]. 祁磊. 历史档案. 2018(01)
[8]《申报》对清末“海防”和“塞防”议题的建构[J]. 项杨春. 新闻爱好者. 2017(10)
[9]文明竞争思路的开启——郭嵩焘西洋立国本于政教说的时代语境与历史意义[J]. 李欣然.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高瞻远瞩者的寂寞:郭嵩焘与晚清政局[J]. 汪荣祖. 史林. 2017(02)
博士论文
[1]晚年郭嵩焘研究[D]. 王俊桥.南开大学 2014
[2]郭嵩焘洋务观研究[D]. 李新士.南开大学 2013
[3]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D]. 朱文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16
[4]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D]. 朱海伍.吉林大学 2010
[5]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D]. 谢茜.武汉大学 2010
[6]晚清海防思想研究[D]. 周益锋.西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清末“球案”交涉[D]. 刘宁.南京大学 2017
[2]晚清驻英使馆社会生活研究[D]. 梁艳.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3]论郭嵩焘在晚清湖湘文化建构中的作用[D]. 李烨梧.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薛福成海防思想研究[D]. 庞冬冬.河北师范大学 2015
[5]江南制造总局的海防译著研究[D]. 曹世霞.黑龙江大学 2014
[6]晚清海权观念的变迁[D]. 李琴.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郭嵩焘三《质疑》研究[D]. 吴保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郭嵩焘笔下的英国形象[D]. 蔡雅红.首都师范大学 2009
[9]海国时代的来临[D]. 刘玲.厦门大学 2009
[10]论晚清帝国视野下海防思想的衍变[D]. 陈强.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1744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时段、概念与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海国时代与郭嵩焘行迹
第一节 海疆多事与中日交锋
一、海权、海防与“海战”
二、“岛夷要约”的冲击
第二节 士人与民众的海防观念
一、筹海与制夷:《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之海防译书考
三、《防海新论》的引介和传播
四、《申报》视野下海防舆论的塑造
第三节 海涛扬波:郭氏初悟海防
一、游幕生涯:浙江、天津
二、北廷辩争中的困惑
第二章 “海塞防并重”:郭嵩焘海防观的构建与术略
第一节 海防筹议论争(1874-1875)
一、亡羊补牢:总署海防六事
二、备御之策:甲戌督抚复奏
三、风波再起:乙亥京师廷议
第二节 筹防三策:郭氏之海防战略
一、“据要地,扼海口”
二、“正朝廷,因民利”
三、“察事变,任人才”
第三节 本源四计:郭氏之海防战术
一、“急通官商之情”
二、“通筹公私之利”
三、“兼顾水陆之防”
四、“先明本末之序”
第三章 郭嵩焘海防术略的诉求与回应
第一节 海防筹议中郭氏的诉求
一、筹饷事宜的处理
二、本在政教,末在防边
三、船炮的购置问题
第二节 郭氏海防观的回应
一、刘锡鸿之评论
二、中枢采纳与海防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台地抚番中的海岛观念
第四章 海防视域下的郭嵩焘与李鸿章
第一节 海防观念的共性特征
一、“理势合一”:经世传统的承继
二、“以守为战”与“以守为款”
三、由天下到万国的地理观
第二节 海防观念的不同面相
一、海防与边防之偏重
二、富强之本图何在
三、铁甲船能设与否
第三节 潮流的归趋:海防与洋务的交融
一、主流与支流
二、“本末论”的演变
结语 溯本与开新之间:晚清士人海防观的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财政史视角再析海防塞防之争[J]. 陈先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北洋海军购置蚊船、铁甲船史实补正[J]. 陈先松. 安徽史学. 2018(06)
[3]道器与文明:郭嵩焘和晚清“趋西”风潮的形成[J]. 李欣然. 探索与争鸣. 2018(08)
[4]郭嵩焘新化行吟考——道光、咸丰间郭嵩焘的两次新化之行[J]. 王晓天. 船山学刊. 2018(02)
[5]观念史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海权观念嬗变[J]. 李强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6]晚清海防专款筹议述论[J]. 陈先松. 社会科学. 2018(03)
[7]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水师战船的演变[J]. 祁磊. 历史档案. 2018(01)
[8]《申报》对清末“海防”和“塞防”议题的建构[J]. 项杨春. 新闻爱好者. 2017(10)
[9]文明竞争思路的开启——郭嵩焘西洋立国本于政教说的时代语境与历史意义[J]. 李欣然.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高瞻远瞩者的寂寞:郭嵩焘与晚清政局[J]. 汪荣祖. 史林. 2017(02)
博士论文
[1]晚年郭嵩焘研究[D]. 王俊桥.南开大学 2014
[2]郭嵩焘洋务观研究[D]. 李新士.南开大学 2013
[3]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D]. 朱文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16
[4]李鸿章洋务思想研究[D]. 朱海伍.吉林大学 2010
[5]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D]. 谢茜.武汉大学 2010
[6]晚清海防思想研究[D]. 周益锋.西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清末“球案”交涉[D]. 刘宁.南京大学 2017
[2]晚清驻英使馆社会生活研究[D]. 梁艳.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3]论郭嵩焘在晚清湖湘文化建构中的作用[D]. 李烨梧.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薛福成海防思想研究[D]. 庞冬冬.河北师范大学 2015
[5]江南制造总局的海防译著研究[D]. 曹世霞.黑龙江大学 2014
[6]晚清海权观念的变迁[D]. 李琴.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郭嵩焘三《质疑》研究[D]. 吴保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郭嵩焘笔下的英国形象[D]. 蔡雅红.首都师范大学 2009
[9]海国时代的来临[D]. 刘玲.厦门大学 2009
[10]论晚清帝国视野下海防思想的衍变[D]. 陈强.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17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1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