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格局与观念重塑——实用主义理念下的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06 16:46
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经历了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育格局转换的过程。国民道德理念下的书法教育品德观念表述模式为之丕变,美感教育体系下的书法教育走向"去艺术化",与美育逐渐剥离,书法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逐渐建立并科学化和规范化。如果站在书法艺术本体的立场上看,民国时期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失败的;但就教育发展本身而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传统艺术门类与现代教育学科体系不断碰撞修正的过程,以及从这个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民国时期书法艺术教育观念及其品评态度。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苏实小《小学毛笔中楷记分量表编造说明》局部;来源:上海图书馆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
1913年10月,时任江苏教育司长的黄炎培在《时报》连续11期登载文章《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对教育实用主义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1014年新年伊始,黄炎培与江苏省立第一师范校长杨保恒在《教育研究》新年号的临时增刊上联合发文《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该文同时还附上了黄炎培《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第二回商榷书》。这一系列文章并不是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发轫,事实上,在20世纪初已有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教育》杂志上发表相关论点,但由于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盛行,并未引起太大关注。黄炎培发声之后,我国教育杂志和刊物陆续登载了介绍杜威实用主义学说的相关文章,并最终促成了杜威于1919年至1921年的为期两年的来华演讲。
冯友兰的观点很难看出他对于新学制下书法师承关系的态度倾向,书法学习脉络传承观念的消解是否有助于避免传统师承教学中知识结构僵化的问题,是否有助于纠正传授者个体主观片面性,甚至是否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思想互动与分类交叉,这在民国时期教育者那里,我们尚且看不出直接的研究案例。但《浙江教育官报》于1909年刊发的《小学教授用讲义之弊》中,我们稍可以略窥一二:矜才炫博,掇拾僻典,不顾学生程度,弊一;敷衍成篇,不加选择,反于必须之智识略去勿讲,弊二;本无心得,临时就坊本改头换面,前后系统凌乱,弊三;课数十字或百余字,一一钞录,占每时间三之二,减去讲解时间,弊四;别字破句连篇累牍,教员不暇订正,以误传误,弊五;未习行草,岂谙速记,匆遽不及,率意塗写,与习字科不相联络,弊六。[21]学校教育体制下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学规范与个体差别的关照、学生精神气质的培养,至少是纳入民国教育者的思考范围的。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J]. 肖朗,田海洋.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7)
[2]书法史中一线单传观念的嬗变与流派意识的产生及发展[J]. 方波. 文艺研究. 2010(02)
本文编号:3420385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苏实小《小学毛笔中楷记分量表编造说明》局部;来源:上海图书馆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
1913年10月,时任江苏教育司长的黄炎培在《时报》连续11期登载文章《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对教育实用主义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1014年新年伊始,黄炎培与江苏省立第一师范校长杨保恒在《教育研究》新年号的临时增刊上联合发文《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该文同时还附上了黄炎培《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第二回商榷书》。这一系列文章并不是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发轫,事实上,在20世纪初已有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教育》杂志上发表相关论点,但由于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盛行,并未引起太大关注。黄炎培发声之后,我国教育杂志和刊物陆续登载了介绍杜威实用主义学说的相关文章,并最终促成了杜威于1919年至1921年的为期两年的来华演讲。
冯友兰的观点很难看出他对于新学制下书法师承关系的态度倾向,书法学习脉络传承观念的消解是否有助于避免传统师承教学中知识结构僵化的问题,是否有助于纠正传授者个体主观片面性,甚至是否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思想互动与分类交叉,这在民国时期教育者那里,我们尚且看不出直接的研究案例。但《浙江教育官报》于1909年刊发的《小学教授用讲义之弊》中,我们稍可以略窥一二:矜才炫博,掇拾僻典,不顾学生程度,弊一;敷衍成篇,不加选择,反于必须之智识略去勿讲,弊二;本无心得,临时就坊本改头换面,前后系统凌乱,弊三;课数十字或百余字,一一钞录,占每时间三之二,减去讲解时间,弊四;别字破句连篇累牍,教员不暇订正,以误传误,弊五;未习行草,岂谙速记,匆遽不及,率意塗写,与习字科不相联络,弊六。[21]学校教育体制下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学规范与个体差别的关照、学生精神气质的培养,至少是纳入民国教育者的思考范围的。余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J]. 肖朗,田海洋.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7)
[2]书法史中一线单传观念的嬗变与流派意识的产生及发展[J]. 方波. 文艺研究. 2010(02)
本文编号:3420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2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