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期的“三委分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8:28
  1947年初,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决定撤出延安。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战陕北时期。在转战途中,中共中央到达了清涧县枣林沟,并在此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共中央的去留问题。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一分为三的决定,这样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委分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位书记组成中央前委继续转战陕北,领导全国的军事战争和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刘少奇、朱德两位书记前往西柏坡完成中央委托的“指导晋察冀的军事斗争、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和建立财经办事处等项工作;以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驻扎晋西北,为中央前委提供后勤保障。从此,“中央三委”转战于陕北与西柏坡之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委分工”后,各委就开始投入了各自的工作中。中央前委统筹协调全国的军事战场,认真部署了西北和山东战场的战略构想和“三军出击经略中原、两翼钳制”等军事部署,成功举行青化砭、羊马河、盘龙等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军事战役,扭转了全国的战局,使我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开始走向了战略反攻,为进行彻底摧毁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大决战提供了充分条件。在中央前委的指导下,刘少奇领导中央工委指挥了晋...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中共中央的“三委分工”何以可能
    (一) 当时敌强我弱的军事形势为“三委分工”奠定了客观基础
    (二) 中国共产党高超的决策能力为“三委分工”提供了主观条件
    (三) 党内的空前团结是“三委分工”的成功保障
二、“三委”既分工又协作推进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
    (一) “前委”是全党全军的指挥中枢
    (二) “工委”倾力配合“前委”的工作
    (三) “后委”全面统筹后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
三、“三委分工”的历史意义
    (一) “三委分工”为中国共产党摆脱困境、走向成功开拓了道路
    (二) “三委分工”为夺取革命最后胜利的大决战提供了保障
    (三) “三委分工”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 “三委分工”为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研究“三委分工”的现实价值
    (一) “三委分工”为我党科学决策提供了成功范例
    (二) “三委分工”为党内民主提供了历史借鉴
    (三) “三委”的分工协作相统一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439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39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