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争平等外反分裂:“南华侮教案”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2 02:07
1932年9月,《南华文艺》刊登了一篇民俗学文章,由于包含对回教带有侮辱性质的文字,先后引起上海和北平两地回教徒的抗议。上海方面较为平和的应对方式并未得到北平回教徒的认可,后者采取了更为激烈的举措,并将矛头指向主编曾仲鸣。华北回教徒的激愤应对,与其正统观念、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和辛亥革命以来回教徒日益增长的争取民族平等的自觉意识、日本威胁下愈发增强的反对民族分裂的国家意识结合在一起,在内忧与外患的交织影响下,华北回教徒产生了较上海方面更为强烈的诉求,期望国民政府能够正视回教徒的力量,提升回教徒的地位,并给予相应的待遇。最终国民党中央作出决议,强调"民族平等,信教自由"。
【文章来源】:民族论坛. 2019,(01)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华文艺”事件新论[J]. 杨星,丁慧倩. 科学与无神论. 2016(01)
[2]20世纪上半期日本的中国回教民族政策述论[J]. 曾凡云. 西北民族研究. 2012(01)
[3]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J]. 鲁忠慧. 回族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450168
【文章来源】:民族论坛. 2019,(01)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华文艺”事件新论[J]. 杨星,丁慧倩. 科学与无神论. 2016(01)
[2]20世纪上半期日本的中国回教民族政策述论[J]. 曾凡云. 西北民族研究. 2012(01)
[3]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J]. 鲁忠慧. 回族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450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5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