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与更新:从《点石斋画报》中的折中思维观看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1-11-03 16:10
  从江苏近代建筑发展史来看,江苏近代建筑早在《点石斋画报》传入江苏初期就有了初步发展,无论是《点石斋画报》中的折中思维观念还是折中建筑图像,均对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以《点石斋画报》中的折中思维观为切入点,采用史料挖掘与样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点石斋画报》对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实践的影响,进而追本溯源,厘清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途径与生成机制。 

【文章来源】:艺术百家. 2020,3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转译与更新:从《点石斋画报》中的折中思维观看江苏近代建筑本土化实践


《点石斋画报》中的新建筑与上海近代建筑样式(2)

屋顶,上海,样式


模块化,是指在整体性基础上通过将分解后的通用独立单体根据不同构成法则进行再重组的过程,这种手法通常运用在外来建筑的本土化处理上。《点》将建筑分为体量与屋顶两大模块,无论西方建筑形制是仿外廊式亦或是仿文艺复兴式,在整体建筑造型上,基本呈现为西式建筑体量加中式坡屋顶的形式(图2)。《点》中的建筑模块化处理借鉴了上海地区的折中建筑样式。主流城市上海于近代早期在外来建筑本土化转译过程中,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在纯西式建筑体量上采用中国式蝴蝶瓦屋面(图3),中国传统坡屋顶亦被简化为少出檐样式,檐下以西式线脚装饰,即使并不常用的盝顶式屋顶也被运用在上海外来建筑体量上(图2),这种西式坡屋顶的材料本土化运用与中式坡屋顶的抽象简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图3 1863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5)

租界,上海,江苏,样式


图2《点》中的“西式建筑体量”加“中式坡屋顶”(4)近代江苏外来建筑样式的本土化转译借鉴了《点》中的模块化处理手法。通过对江苏近代建筑进行梳理与总结,笔者发现西方建筑体量饰以中式坡屋顶的中西结合建筑样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苏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新建筑样式,尤其以仿外廊式最为典型,这种流行趋势与殖民地外廊建筑中的“外廊”和江苏传统建筑中的“檐廊”在功能、形式及文化趣味上具有一定相似性有关[11]133,易于理解、操作简单的模块化拼贴手法更是其得以流行的关键。对当时江苏地方的工匠而言,面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外来建筑,首要解决的是怎么建的问题,之后才谈得上何为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画报”的跨文化境遇:美查的都市传媒本土化实践[J]. 杨慧丹.  装饰. 2019(04)
[2]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晚清画报三十年(下)[J]. 陈平原.  文艺争鸣. 2017(07)
[3]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晚清画报三十年(上)[J]. 陈平原.  文艺争鸣. 2017(04)
[4]作为一种思维模式的晚清图像[J]. 李艳平.  探索与争鸣. 2015(08)
[5]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J].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0(05)
[6]以“图像”解说“晚清”——《图像晚清》导论[J]. 陈平原.  开放时代. 2001(05)
[7]《中西闻见录》述略──兼评其对西方科技的传播[J]. 张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4)



本文编号:3473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73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