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铁路路网规划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22:29
中国近代铁路史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规划是铁路建设的先决条件,对于铁路规划思想的研究,也是铁路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近代铁路史的研究中,对铁路规划思想的研究非常薄弱,仍需开拓和创新。中国铁路建设是在晚清才发生的,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铁路建设经历着艰难曲折的历程,铁路路网规划思想也表现着特有的时代性、政治倾向性等特征。因此,对此方面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晚清铁路路网规划思想的发展,透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此时的西方列强已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之一在于侵夺国际市场,而国外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也有赖于该国交通的发展程度。因此,在中国修筑陆上通道——铁路,更有着殖民扩张的特殊意义。随着铁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清政府对铁路价值认识的步步深入,对铁路的态度也有拒办、筹办、试办发展到“毅然兴办”转化过程。铁路路网规划问题也是随着铁路建设进程而产生发展的。首先是洋务派因运煤等方面的需要,修建了中国...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铁路路网规划问题的产生
(一) 世界铁路时代的到来与铁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二) 铁路规划问题的产生
二、 晚清时期对路网规划极其实施原则的认识
(一) 关于铁路路网规划的总原则
(二) 关于铁路路网规划的具体原则
(三) 铁路路网规划的实施原则
三、 晚清主要的铁路路网规划设想
(一) 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路网规划
(二) 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路网规划
四、 铁路路网规划与中国近代社会
(一) 路网规划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特征
(二) 路网规划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性
(三) 路网规划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半封建的政治倾向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J]. 马陵合. 史学月刊. 2001(06)
[2]刍议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铁路通路建设[J]. 倪兰亭. 兰州大学学报. 2001(02)
[3]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J]. 苏生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2000(01)
[4]论李鸿章与近代中国铁路的兴办[J]. 赵东喜.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2000(01)
[5]近代中国农民对铁路态度的变化[J]. 李文耀,王成林.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6]近代中日两国铁路发展比较研究[J]. 祝曙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7]粤汉路权赎回后张之洞的自建主张与实践[J]. 朱从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8]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J]. 高志华. 学术界. 1999(03)
[9]论日本国铁民营及其启示[J]. 韩彪.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2)
[10]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J]. 朱浒. 清史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512559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铁路路网规划问题的产生
(一) 世界铁路时代的到来与铁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二) 铁路规划问题的产生
二、 晚清时期对路网规划极其实施原则的认识
(一) 关于铁路路网规划的总原则
(二) 关于铁路路网规划的具体原则
(三) 铁路路网规划的实施原则
三、 晚清主要的铁路路网规划设想
(一) 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路网规划
(二) 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路网规划
四、 铁路路网规划与中国近代社会
(一) 路网规划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特征
(二) 路网规划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性
(三) 路网规划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半封建的政治倾向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J]. 马陵合. 史学月刊. 2001(06)
[2]刍议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铁路通路建设[J]. 倪兰亭. 兰州大学学报. 2001(02)
[3]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J]. 苏生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2000(01)
[4]论李鸿章与近代中国铁路的兴办[J]. 赵东喜.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2000(01)
[5]近代中国农民对铁路态度的变化[J]. 李文耀,王成林.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6]近代中日两国铁路发展比较研究[J]. 祝曙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7]粤汉路权赎回后张之洞的自建主张与实践[J]. 朱从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8]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J]. 高志华. 学术界. 1999(03)
[9]论日本国铁民营及其启示[J]. 韩彪.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2)
[10]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J]. 朱浒. 清史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512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1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