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困者眼中的义和团运动——评《伯希和北京日记》

发布时间:2021-11-23 05:45
  《伯希和北京日记》一书以法国人的视角重现了清军和义和团围困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历史事件,为研究义和团运动提供了一手史料。作为学者的伯希和不仅带有主观情感地还原了被围攻现场,还对当时使馆区内各国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记述,有助于研究者接近历史的真相。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
二、《伯希和北京日记》与义和团运动
三、思考与收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记者眼中的义和团及清军[J]. 郭少丹,孙宝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2)
[2]50年来义和团研究述评[J]. 刘天路,苏位智.  文史哲. 2003(06)
[3]一个英国观察家眼中的义和团运动[J]. 汪洪亮.  社会科学研究. 2003(05)
[4]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法国对华外交[J]. 葛夫平.  近代史研究. 2000(02)
[5]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J]. 刘志义.  东岳论丛. 1994(03)
[6]清政府的政策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J]. 刘天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1(04)
[7]俄国对义和团的初期政策[J]. 李节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4)
[8]义和团研究述评[J]. 路遥.  近代史研究. 1982(02)
[9]论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J]. 廖一中.  历史研究. 1980(03)

硕士论文
[1]法国与义和团运动[D]. 邵兴国.西南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3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13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