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在晚清中国的境遇考察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7 05:40
  出于西学东渐和寻求国家富强之需要,斯密及其学说逐渐传入晚清中国。通过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时期涉及斯密的中文出版物的分析,我们了解其在晚清中国的传播过程,知晓传教士和中国人作为传播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明晰译作、报刊、科举试卷、出版机构等媒介的功能,清楚斯密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其著述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对其学说的理解和运用。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清末更多的西方经济学说的传播,国人对斯密的认识出现很大变化,从热情译介到追寻更加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学说。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当·斯密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价值——纪念《国富论》发表240周年[J]. 尹伯成.  江海学刊. 2016(06)
[2]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 张登德.  理论学刊. 2010(09)
[3]《富国策》与西方经济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 张登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4]亚当·斯密与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J]. 戴金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02)



本文编号:352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2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