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
发布时间:2021-11-28 04:46
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过程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其过程复杂而曲折,而北京政府统治权威的缺失则是导致民初外交事务政治化的根本原因。民初中央政府权威的缺失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中央政府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的下放或转移,由此造成北京政府的“权威危机”;其二是公共权力(Public Power)的日益增长和扩散,其结果导致民间社团力量对北京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威构成严重威胁。当北京政府的中央权威在1910年代后期日益衰落后,更多的城市精英分子也开始卷入反抗政府的抗议运动中,而政府外交的失败每多成为外交事务政治化的重要契机。历史表明,1919年的五四运动成为民初外交事务政治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五四学生界则是民初外交事务政治转向过程中的主力军或前锋。在五四运动之前,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政府体制内部的派系斗争层面,尚未扩展到广大社会团体领域,而一般社会精英团体尚能够对北京政府的权威怀有一点“敬畏感”。五四运动也是民初学界、商界、工界在政府外交事务中实现跨阶层大联合的重要开端,并为1920年代初期以各种城市精英联盟为主体的国民外交运作方式提供了重...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评论
三、研究思路
四、内容安排
上篇 从“争国权”到“惩国贼”
第一章 1917年中国参战问题
一、段政府的外交决策环境与决策角色
二、总理模式与名流参政:段祺瑞政府的外交决策模式与决策机制的非制度化
三、私人游说与制造民意:参战之争与段祺瑞政府的应对策略
四、余论:段祺瑞政府参战政策之成功
第二章 廿一条与巴黎和会外交宣传
一、政府与报界:亦敌亦友的矛盾关系
二、民族主义动员方式
三、“民气可用”:北京政府在对外交涉中的舆论导向
四、重塑国家形象:民初政府外交宣传政策之酝酿
第三章 在爱国与读书之间的学生界
一、角色期待与学界身份
二、外争国权与内惩国贼:学生运动的兴起与学界的身份困惑
三、爱国与读书的两难:社会角色调适与学界思想分殊
四、政党化的学生运动:学生界分裂与学生运动政治化
下篇 外交事务的政治转向
第四章 鲁案直接交涉谣言的传播
一、政府外交与私人沟通:直接交涉谣言的缘起
二、多个版本的直接交涉谣言在民间传播
三、日本初次“说帖”与“谣言”的升级
四、北京政府“辟谣”与日本二次“说帖”
五、余论
第五章 华会期间的国民外交团体
一、历史情境和政治空间:华会期间国民外交团体的生存环境
二、“酝酿阶段”:权力精英、报刊媒介的倡议与国民外交团体的发轫
三、“地域整合”与“权威化”:国民外交团体的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与党派因素
四、“国民公意”与“党派利益”:全国国民外交大会的筹备与运作
五、“政治分化”与“权力整顿”:全国国民外交大会的分裂与善后
第六章 华盛顿会议与国内金融危机
一、谣言骤起:“中交两行要倒了,快去兑现吧!”
二、谣言共诛之:社会各界力量的应对
三、北京政府与关余交涉
四、北京政府的辟谣措施
五、造谣者与信谣者:国人恐慌心理的缘起
六、余论
第七章 国民外交代表与国内政争
一、国民外交代表的交游网络
二、“民意”与“党见”:国民外交代表的政治“依附性”与公众的“角色期待”
三、“域外折冲”:余日章和蒋梦麟在华盛顿的国民外交活动
四、“华会在中国”:华会景象在中国的“呈现”及对内政的影响
五、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J].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2007(03)
[2]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J]. 王建朗. 近代史研究. 2005(04)
[3]“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1923—1924)[J]. 何艳艳. 近代史研究. 2005(04)
[4]北京外交团的发展及其以条约利益为主体的运作[J]. 黄文德. 历史研究. 2005(03)
[5]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J]. 陈廷湘. 近代史研究. 2005(02)
[6]外交、外债和派系——从“梁颜政争”看20世纪20年代初期北京政府的外交运作[J]. 陈雁. 近代史研究. 2005(01)
[7]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J]. 章清. 近代史研究. 2004(06)
[8]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J]. 罗志田.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5)
[9]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J]. 桑兵. 近代史研究. 2004(04)
[10]近代中国的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J]. 印少云. 学术研究. 2004(03)
博士论文
[1]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D]. 印少云.苏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23734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评论
三、研究思路
四、内容安排
上篇 从“争国权”到“惩国贼”
第一章 1917年中国参战问题
一、段政府的外交决策环境与决策角色
二、总理模式与名流参政:段祺瑞政府的外交决策模式与决策机制的非制度化
三、私人游说与制造民意:参战之争与段祺瑞政府的应对策略
四、余论:段祺瑞政府参战政策之成功
第二章 廿一条与巴黎和会外交宣传
一、政府与报界:亦敌亦友的矛盾关系
二、民族主义动员方式
三、“民气可用”:北京政府在对外交涉中的舆论导向
四、重塑国家形象:民初政府外交宣传政策之酝酿
第三章 在爱国与读书之间的学生界
一、角色期待与学界身份
二、外争国权与内惩国贼:学生运动的兴起与学界的身份困惑
三、爱国与读书的两难:社会角色调适与学界思想分殊
四、政党化的学生运动:学生界分裂与学生运动政治化
下篇 外交事务的政治转向
第四章 鲁案直接交涉谣言的传播
一、政府外交与私人沟通:直接交涉谣言的缘起
二、多个版本的直接交涉谣言在民间传播
三、日本初次“说帖”与“谣言”的升级
四、北京政府“辟谣”与日本二次“说帖”
五、余论
第五章 华会期间的国民外交团体
一、历史情境和政治空间:华会期间国民外交团体的生存环境
二、“酝酿阶段”:权力精英、报刊媒介的倡议与国民外交团体的发轫
三、“地域整合”与“权威化”:国民外交团体的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与党派因素
四、“国民公意”与“党派利益”:全国国民外交大会的筹备与运作
五、“政治分化”与“权力整顿”:全国国民外交大会的分裂与善后
第六章 华盛顿会议与国内金融危机
一、谣言骤起:“中交两行要倒了,快去兑现吧!”
二、谣言共诛之:社会各界力量的应对
三、北京政府与关余交涉
四、北京政府的辟谣措施
五、造谣者与信谣者:国人恐慌心理的缘起
六、余论
第七章 国民外交代表与国内政争
一、国民外交代表的交游网络
二、“民意”与“党见”:国民外交代表的政治“依附性”与公众的“角色期待”
三、“域外折冲”:余日章和蒋梦麟在华盛顿的国民外交活动
四、“华会在中国”:华会景象在中国的“呈现”及对内政的影响
五、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J].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2007(03)
[2]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J]. 王建朗. 近代史研究. 2005(04)
[3]“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1923—1924)[J]. 何艳艳. 近代史研究. 2005(04)
[4]北京外交团的发展及其以条约利益为主体的运作[J]. 黄文德. 历史研究. 2005(03)
[5]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J]. 陈廷湘. 近代史研究. 2005(02)
[6]外交、外债和派系——从“梁颜政争”看20世纪20年代初期北京政府的外交运作[J]. 陈雁. 近代史研究. 2005(01)
[7]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J]. 章清. 近代史研究. 2004(06)
[8]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J]. 罗志田.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5)
[9]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J]. 桑兵. 近代史研究. 2004(04)
[10]近代中国的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J]. 印少云. 学术研究. 2004(03)
博士论文
[1]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D]. 印少云.苏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2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2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