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辽宁党史人物群体的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12-12 07:21
伪满时期日本意图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文化侵略,通过破坏东北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来实现其在东北的统治。这一时期下的党史人物群体,阶级构成不同,采取保卫东北的方式也不同。他们成为共产党在东北革命事业的"卫道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高压下的鲜活力量。在抵抗日本文化侵略下产生的党史人物群体形象,彰显出不同时代革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面前的坚定信念,也成为在构建国家意识形态下一个历久弥新的符号象征。
【文章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1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伪满时期党史人物群体进行活动的背景
(一)“伪满洲国”的建立: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残酷统治
(二)严峻的现实形势:保家卫国的革命信仰
二、伪满时期党史人物群体结构分析
三、伪满时期党史人物群体的时代特征
(一)极具革命激情的党史人物群体
(二)从单纯反抗到爱国的转变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 [J]. 段建军,尹小玲. 江汉论坛. 2006(04)
本文编号:3536248
【文章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1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伪满时期党史人物群体进行活动的背景
(一)“伪满洲国”的建立: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残酷统治
(二)严峻的现实形势:保家卫国的革命信仰
二、伪满时期党史人物群体结构分析
三、伪满时期党史人物群体的时代特征
(一)极具革命激情的党史人物群体
(二)从单纯反抗到爱国的转变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 [J]. 段建军,尹小玲. 江汉论坛. 2006(04)
本文编号:3536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3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