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内公债的信用崩溃

发布时间:2021-12-17 17:15
  <正>国家公债又称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分为对外公债和国内公债。中国近代国内公债发行开始于晚清,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旧政府的国内公债属于资本主义公债的类型,但是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由于缺乏经济基础支撑和制度纪律约束,近代旧中国发行的一系列国内公债使投资者屡遭"收割",给后世留下了"债信丧失"和"恶性通胀"的深刻教训。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 2020,(2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晚清政府开启国内公债之先河
北洋政府公债的滥发
南京国民政府的债信崩溃
    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发行的国内公债(1927~1937年)
    全面抗战期国民政府发行的国内公债(1937~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内公债(1945~1949年)
旧中国债信泯灭的教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社会主义公债理论的中国方案[J]. 郭栋.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06)



本文编号:3540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40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