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酉阳桐油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10:15
  桐油是使用油桐树所产桐籽压榨而得到的一种植物油,因其强烈的干燥性,兼具防水、防腐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轮船、飞机制造上,在20世纪20-40年代成为国际市场上重要的战略物资,由中国大量出口海外。四川省是桐油主要产地之一,桐油的产销在该时期对四川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川省桐油产量大,油质好,其中较为著名的“秀油”最初就主要产自秀山、酉阳一带。该地区是土家、苗、汉等多民族生活的区域,桐油贸易形成的市场网络使得该地成为全国市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田野调查和挖掘文献资料还原民国时期酉阳地区桐油贸易的具体情形,探讨酉阳地区的商业特点。第一部分介绍酉阳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酉阳地处四川盆地巫山至大娄山中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整体地势中部高,东西低,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暖湿、夏季热,气温及降水适宜,土壤种类多能满足多种植物生长需要。陆上交通虽受地形限制,并不发达,所幸依靠乌江水系和酉水水系,酉阳地区市场可向外连接。第二部分首先分析适宜油桐树生长的环境要求,结合文献记载、调查访谈揭示民国时期酉阳地区产桐地分布,总体...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国时期酉阳桐油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酉阳直隶州图①

酉阳,河流


第一章民国时期酉阳地区桐油业发展环境15(三)水文因地势影响,酉阳县形成了以毛坝盖为分水岭的东沅江、西乌江两大水系。沅江水系由龙潭河、酉水河等主要河流组成。其中龙潭河由冷水河、热水河汇合而成,沿流纳入王家河,于双江口(酉阳县)汇入溶溪河,最后于秀山境内石堤县注入酉水河。酉水河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与鹤峰县交界的将军山,流向自北向南,途经湖北省来凤县与酉阳县东北界的西坡村进入酉阳境内,流经大溪镇、酉酬镇后,在酉水河镇多碧洞出境。乌江水系则主要由阿蓬江、小河、甘龙河组成。图1-3酉阳县河流分布(四)土壤据最新土壤普查结果显示,酉阳县境内共分6各土类,分别是水稻土类、冲积土、紫色土、黄壤、棕黄壤、石灰岩土。其中,黄壤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在其成土过程中脱硅富铝化合生物积累,土体中中游氧化铁被水化,呈现出剖面为黄色,土壤酸碱度偏酸的特征。黄棕壤则分布于黄壤之上,多出现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分为生草黄棕壤及山地黄棕壤两种。前者表层为浅黄色,ph值在5.5以下,淋溶作用大,已基本上不能农用;后者相较之更适合森林植被生长,土体内有明显的粘化、淋溶和生物累积循环过程,土壤偏微酸且变幅小,还适宜种植荞麦、燕麦、玉米、马铃薯等。

酉阳,地名,乡镇


酉阳县与“桐”相关地名地区占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时期中国动力燃料问题再研究——以桐油车研制为中心的考察[J]. 赵国壮,徐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市镇的发展与分布[J]. 李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桐油统制政策述论[J]. 李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抗日战争与后方特产行业发展——基于川东桐油业的考察[J]. 赵国壮.  抗日战争研究. 2015(03)
[5]清代重庆地区的桐油业[J]. 唐春生,丁双胜.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民国时期政府对于两湖桐油产业的参与[J]. 杨乔.  兰台世界. 2013(07)
[7]油桐种植中的政府力量探析——以民国时期的广西为例[J]. 刘玄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8]民国时期国际市场中的广西桐油述论[J]. 刘玄启.  市场论坛. 2010(07)
[9]桐油用途变化与近代国际桐油市场的勃兴[J]. 刘玄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湖南桐油贸易的兴衰及启示[J]. 李菁.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民国时期湘西桐油业研究[D]. 张园园.吉首大学 2015
[2]民国时期的四川桐油贸易[D]. 刘利容.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2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42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